头部
ico
ico
当前位置: 首页 > 聚焦东莞 > 图片新闻
东莞污水处理能力跻身全省前列
中国东莞政府门户网站      2024-10-28 09:44:15  来源: 东莞+
【字体:

  10月26日,东莞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胡毅峰率队做客“阳光热线”,总结治水成效,回应市民关注的热点问题。

  1.jpeg

  近年来,东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持续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建成污水管网1.69万公里、污水处理厂65座,污水处理总能力达400万吨/日,污水管网管网长度和污水处理能力分别位居全省第二、第三。

  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东莞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市地表水国考断面水质持续改善,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一大批河涌重现“水清岸美”。其中,2020年全市水质改善幅度达全省第一、全国第三。

  2.jpeg

  2024年1月-8月,全市7个国考断面水质全面达标,水质优良(达到Ⅲ类或优于Ⅲ类以上)比例为71.4%,超额完成省定57.1%的目标;全市635条内河涌从过去70%属劣V类扭转为84.7%消除劣V类;近岸海域国控点无机氮浓度也于2023年,实现“十四五”开展考核以来首次年度达标。

  东莞还创新出台《东莞市美丽河湖评定指引》,填补了地市级生态环境部门在美丽河湖评定与建设方面的技术空白,为岭南水网地区开展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提供重要技术依据。

  自2022年起,东莞对美丽河湖建设及优秀案例进行评价,评定茅洲河、华阳湖、松木山水库等8个市级美丽河湖。此外,茅洲河治理案例被评为全国首批美丽河湖提名案例,华阳湖被评为全国第二批美丽河湖优秀案例。

  如今的茅洲河、华阳湖,水清岸绿、鱼鸥翔集,成了沿岸市民和周边游客休闲娱乐的“网红河”“打卡地”。

  市民共享治水红利

  茅洲河曾是劣V类水,被戏称“河边五分钟,痛苦半小时”,经过多年整治,茅洲河平均水质已达Ⅲ类。

  河道环境品质的提升带动了周边物业租金上涨,长安镇新民社区曾经月租300元的农民房间已涨至600元-700元,成为抢手“河景房”,霄边社区河道两岸物业月租金从之前的10万元增至目前15万元,每年共增加约8000万元。

  3.jpeg

  沙田镇穗丰年水道综合整治完成后,周边土地产出效益也明显提高,土地增值率翻番,优质项目纷纷在此地落户,村民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这些都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诠释。

  打好生活污水治理战

  河涌治理,久久为功。

  东莞生态环境部门将常态化开展全市内河涌监测和巡查,建立“以查找问题为导向、以整改提升为目的”水质监测和考评体系,建立健全黑臭水体问题“早发现快整改”闭环工作机制,深化“一河一策”治理方案,力争到2025年底,全市各镇街(园区)中心区至少1条重点河涌基本实现小雨停后无黑臭,全域雨后无黑臭示范镇在2025年底基本实现全域河涌小雨停后无黑臭。

  4.jpeg

  生态环境部门还将紧紧结合“百千万工程”的具体部署,实施“厂网一体”城镇生活污水管网治理行动,深入开展污水管网全覆盖示范区建设,完善市镇两级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集成管理机制,提升污水管网“一张网”运维效能,扎实推进源头雨污分流工程,“一村一策”探索农村生活污水收治及建管运维模式,实现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全覆盖,基本消除农村黑臭水体,推动人居环境改善。

  同时,将大力开展近岸海域水质攻坚行动,谋划实施入海总氮削减三年行动,系统开展入海河流、跨镇街河流断面总氮削减、入海排污口和陆海污染源整治,实施污水厂总氮削减改造试点,开展红树林保护与培育,加快交椅湾美丽海湾建设,实现近岸海域无机氮浓稳定达标,共建共治共享“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美丽东莞。



附件:

相关附件
媒体报道
音频视频
文件
部门解读
图解类
新闻发布会
访谈
其他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文章关键词:
分享到:
 
相关新闻
主办单位:东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东莞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 : 4419000098
备案号:粤ICP备19114884号    粤公网安备 44190002000375   技术支持:开普云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东莞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