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气象台7月17日16时35分发布最新消息:
17日16时,台风“泰利”(台风级)中心位于东莞西南方向约330公里的南海西北部海面上,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3级。预计其将以20到25公里的时速向西北方向移动,强度缓慢增强,将于今天上半夜以台风或强台风级(13级到14级)在电白到徐闻一带沿海登陆。过去1小时,我市有小到中雨,伴有6级、局部7级阵风,最大降雨为清溪的12毫米,最大阵风为凤岗16.4米/秒(7级);预计未来1小时我市阵雨频繁,局部雨势较大,维持6到7级阵风。台风蓝色预警信号正在生效,请继续做好防御。
目前,广东已有多地发布停课通知,包括珠海、中山、江门、茂名、阳江等。
据悉,海南海口自7月17日12时起,在全市范围内启动“停课、停工、停运、停航、停园、停业”等“六停”措施。
今早11时许,湛江市市三防指挥部落实“八个停”要求:
一停游,市区所有旅游景区停止开放、人员全部安全转移;
二停课,学校全部停课;
三停航,所有水域渡口停航;
四停工,所有建筑工地停止施工;
五停电,所有建筑工地、陈旧供电区域及临时搭建供电线路停电;
六停聚,所有公众聚集场所停止活动;
七停驶,除抢险和指挥车辆外,所有车辆停止行驶;
八停市,市区、城镇所有商场停止营业。
17-18日,东莞将有大雨到暴雨,局部大暴雨降水过程,东莞市三防指挥部启动防风Ⅳ级应急响应。
为做好台风“泰利”防御工作,全市各镇街开放应急避护场所,帮助有需要的市民群众度过汛期。
茶山
目前,茶山镇18个村(社区)的应急避护场所已开放,24小时为有需要的市民提供帮助,有需要的群众可以前往。
道滘
目前,道滘镇已开放应急避难场所,为独居老人、环卫工人、流浪人员等特殊群体和有需要的人士提供临时避护救助。
桥头
从即日起,桥头镇开放应急避难场所,为环卫工人、高龄老人、幼龄儿童等困难人员和有需要的人士提供临时避护救助。请各有关部门和各村(居)继续加强值班值守,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做好台风防御工作。
横沥
7月16日,横沥镇开放30个避护场所,为街头流浪人员困难人员和有需要的人士提供临时避险救助。
石碣
目前,石碣镇15个应急避难场所已全部开放,为有需要暂住的群众提供基本的防风和休息保障。
厚街
目前,厚街镇34个应急避护场所全部对外开放,为有需要暂住的群众提供基本的防风和休息保障。
樟木头
根据《樟木头镇防汛防旱防风防冻应急预案》,经会商研判,从即日起,樟木头镇开放应急避护场所,为环卫工人、高龄老人、幼龄儿童等困难人员和有需要的人士提供临时避护救助。请各有关部门和各村(居)继续加强值班值守,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做好台风防御工作。
长安
为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及时为危险区域群众提供应急避护,目前,长安镇17个村(社区)的应急避护场所已开放,24小时为有需要的市民提供帮助,有需要的群众可以前往。
大朗
从即日起,大朗镇开放应急避难场所,为环卫工人、高龄老人、幼龄儿童等困难人员、转移人员和有需要的人士提供临时避护救助。
塘厦
塘厦镇应急避难场所即日开放,有需要的人士可直接前往,如果发现身边有人需要,也可以协助其前往应急避难场所。
企石
目前,企石镇21个应急避护场所全部对外开放。
大岭山
为做好防风防雨工作,从即日起,大岭山镇23个村(社区)应急避难场所全面开放,为街头流浪人员、困难人员和有需要的人士提供临时避风避雨救助。
寮步
根据《寮步镇防汛防旱防风防冻应急预案》,经会商研判,从即日起,寮步镇开放应急避护场所,为环卫工人、高龄老人、幼龄儿童等困难人员和有需要的人士提供临时避护救助。请各有关部门和各村(社区)继续加强值班值守,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做好台风防御工作。
石龙
目前石龙辖区2个应急庇护场所已做好充足防御物资储备强降雨情况下24小时开放有需要的困难群众或露宿者可随时到应急避护场所进行求助。
1.石龙镇中山西社区应急庇护中心
地址:石龙镇龙魁路横巷8号101
联系电话:0769-86889985、0769-86611810
2.兴龙社区应急庇护站
地址:石龙镇荣华路5号204-206(二楼)
联系电话:0769-82292765
清溪
根据《清溪镇防汛防旱防风防冻应急预案》,经会商研判,从即日起,清溪镇开放应急避护场所,为环卫工人、高龄老人、幼龄儿童等困难人员和有需要的人士提供临时避护救助。请各有关部门和各村(居)继续加强值班值守,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做好台风防御工作。
石排
目前,石排镇应急庇护场所全面开放,为有需要的人士提供临时避风避雨救助。
东城
为积极做好各项防御救援工作东城街道迅速开放23个应急避护场所。
万江
目前,万江街道的27个避护场所已全面开放,为有需要暂住的群众提供基本的防风和休息保障。需要暂住的群众,可就近到以下避护场所寻求帮助。
莞城
目前,受台风“泰利”影响期间,莞城街道减灾委针对台风的影响作出全面部署,从即日起对外开放1个应急避护场所,为独居老人、环卫工人、流浪人员等群体和有需要的人士提供临时避护救助,如有避护需要的群众,可拨打应急避护中心联系电话寻求救助。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