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厚街镇历史悠久,在北宋宣和年间(1119—1125年),福建莆田人王泰宦游至厚街定居,开始建村并繁衍生息。之后在南宋、元、明、清年代,福建、河南等地人大批南移,先后在桥头、河田、赤岭、上屯、下屯、宝塘厦、陈家坊等地定居,接着又建立双岗、沙塘、下汴、五坑(今新塘村)、白濠、环冈等村庄。他们艰苦创业,代代相传,枝繁叶茂,村庄遍布四方,之后又陆续建立涌口、珊美、寮厦、汀山、宝塘、溪头、新地、麻雀岭、官美厦、伦品涌、东埔、新围、大迳等村庄。
明万历三十年(1602年),东莞县以乡统都,设四乡十三都(文顺乡辖一——四都;归城乡辖五——八都;恩德乡辖九——十二都;延福乡辖十三都)。当时厚街镇各乡村属归城乡第八都及恩德乡第十都。
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东莞县行政区划设五属:捕厅属、戎厅属、京山司属、中堂司属、缺口司属。当时厚街镇各乡村归属缺口司属(设巡检一员,驻虎门镇口村)的第一都、第六都、第八都、第十都、第十三都。民国元年(1912年),废都立区。
民国元年至民国28年(1912—1939年),厚街镇各乡村属东莞县第八区管辖;民国29—34年(1940—1945年),改称东莞县第五区;民国35年(1946年)至民国38年(1949年)9月复称第八区。
新中国成立初期,厚街镇各乡村属东莞县六区,以后由于形势不断发展,归属也不断改变,以适应形势的需要。
1953年初,原竹溪各乡从六区分出,并成立东莞县十二区,1955年9月改称厚街区。1957年冬撤区并乡,将全区各乡分别合并为厚街、仙桥、环冈3个大乡。1958年9月成立厚街人民公社。1961年6月又分为厚街、仙桥、沙田3个人民公社。1963年3月厚街人民公社与仙桥人民公社合并为厚街人民公社。1983年9月撤社设区。1987年4月撤区建镇,区公所改为东莞市厚街镇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