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山上有清泉 蓬莱也奇迹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在厚街,有一处地方,由于有股清凉甘润的泉水而存在“蓬莱寄迹”、“卧云”、“云封帐底”、“滴翠岩”、“清夏延秋”这些古老石刻。相传那里有神仙脚印、神仙床、神仙凳、神仙茶盅,还有一段美丽的传说。
美丽传说流传多年
很久很久以前,神仙水山是一座没有泉水、没有树木、只有杂草的无名山。一天中午,烈日当空,有一位老婆婆带着个五、六岁的小孙子在山间割草,准备背回家当柴草烧锅煮饭。孙儿口渴得哭哭啼啼,老婆婆在附近想找点清水给孙儿喝,可是寻来寻去都没有,正无奈之际,突然看见一个老翁手执仙拂站在山上,他问小孩子为什么哭闹,老婆婆如实相告。只见老翁用脚一踩,岩石上立即出现了一个脚后跟的印迹,像个碗似的深凹了下去,他又用仙拂柄在脚印旁一插,脚印上方立即出现了一个泉眼,流出一股清泉。婆孙俩一见,欣喜若狂,马上俯下身子捧水狂喝。喝罢,正想拜谢时,老翁已经不见了。老婆婆认定老翁就是吕洞宾,一传十、十传百,这座无名山从此就有了名,叫做神仙水了。奇怪的是,无论天气怎样干旱,这股泉水一直如此。
留下多个古迹
后来,河田人的祖先在山上建了仙泉观,供奉吕洞宾,建了白玉亭,供游人休憩,还修了群襟阁,让修道的人隐居。在泉水口的上方刻了“蓬莱寄迹”四个字。此外,还留下“卧云”、“云封帐底”、“滴翠岩”、“清夏延秋”这些古老石刻。清代厚街名人方子峻为群襟阁写了《题仙泉观群襟阁联》及《客堂联》。
有过历史故事
1936年,国民革命军93师甘励初师长和105团陈金城团长率领军队将河田通往神仙水山的羊肠小道,修建成可以开进汽车(约6米宽)的大道,河田村民曾经立碑纪念此事。但是山上的仙泉观年久失修,开始破败,在1958年的“大跃进”时期被拆毁,片瓦无存。
至今有村民运水回去喝
神仙水能够出名,是由于有股清凉甘润的泉水,泉水煲的糖水特别好喝。直到今天,很多河田村民还保存有到神仙水运水回去喝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