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打开行政区划_中国东莞洪梅街道栏目页面,本页面是由15个视窗区共计15个区域组成,操作帮助请按Alt加问号键。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街镇 > 中国东莞洪梅镇栏目 > 要闻 > 工作动态
科技赋能,学子下田!洪梅金色水乡稻田抢抓农时绘“稻”景
  • 2025-05-08 16:53
  • 来源: 中国东莞洪梅街道栏目
  • 【字体:    打印
  • 分享到:

  4月28日,在金色水乡稻田公园,农机轰鸣、秧苗青翠,一幅充满生机的春耕画卷正徐徐展开。百余名学生与智慧农机同框,传统农耕与现代农业在此碰撞,奏响一场别开生面的春耕交响曲。

  耕读相融:泥泞里的成长课堂

  “插秧手势要像握毛笔,三指捏住秧苗根部”“每株间距保持20厘米,一次插3-4株才能站稳”……在金色水乡稻田公园,一场别开生面的农耕实践活动火热进行中。

  活动开展前,农技中心工作人员向学生普及农耕知识,听完讲解后,学生们跃跃欲试,卷起裤脚,光着脚丫,有序地进入田间开始插秧。在农民手把手的指导下躬身劳作,歪斜的秧苗逐渐成列,与机械作业区的笔直线条遥相呼应。

  “看似简单的动作,来回弯腰插秧,真的很不容易,很累!终于明白‘汗滴禾下土’的分量”,学生们在泥泞中切身体验着农耕的艰辛。镇中心小学教师黄惠宗:“这堂‘稻田里的思政课’,让课本里的诗句变成了指尖的触感,让学生用满身泥浆换来了对‘粒粒皆辛苦’的深刻理解。"

  科技赋能:数字农机绘春耕

  与传统体验区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智慧农机的主舞台。搭载北斗导航系统的无人插秧机精度铺设“绿色棋盘”,空中,植保无人机编织着肥料雾网,构建起数字化春耕图景。

  无人插秧机依靠先进的北斗导航系统与智能感应设备,在作业过程中,不仅能够保持直线行驶,确保秧苗行距均匀一致,还能根据田块的实际情况,自动完成转弯、掉头等复杂操作,同时还具备智能避障功能,有效避免了碰撞田埂等意外发生。

  “无人插秧机搭载智能化数据分析定位系统,能精准控制行距和苗距,作业误差仅在2.5厘米内,大大提高了插秧的质量和效率。一台无人插秧机一天的作业面积可达30-50亩,省时省力又省心。今后我们还打算扩大无人插秧机的使用规模,进一步提升种植效益。”东莞晴丰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莫志康介绍。

  “气温回升快,土壤墒情好,正是播种黄金期。”洪梅农业技术中心黎运通介绍,“除了无人插秧机、植保无人机等智慧科技赋能,还有农技‘轻骑兵’定期巡查,全力确保春耕生产开好局、起好步。”据了解,全镇春耕面积达2200亩,预计5月初完成全部插秧作业。

  少年的脚印与科技的轨迹共同拓印在希望的田野上,这场“春耕交响曲”奏响的不仅是丰收的前奏,更是一个关于传承与创新的中国式现代化乡村叙事。

图片1.jpg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东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东莞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 : 4419000098
备案号:粤ICP备19114884号       粤公网安备 44190002000375号      技术支持:开普云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拼音 简体
重置
声音开关
声音开关
语速
语速
阅读方式
阅读方式
配色
配色
配色
放大
缩小
鼠标样式
十字线
大字幕
说明
更多服务
读屏专用
退出服务
导航区 ALT+1
视窗区 (15) ALT+2
交互区 ALT+4
列表区 ALT+5
正文区 ALT+6
服务区 ALT+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