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况
社贝社区位于黄江镇东部,距镇政府约3公里,总面积约3平方公里。社贝社区坐落于丘陵地带,主要山岭有牛屎坳山,海拔约240米;村内有中坑水塘、求水坑水塘。社贝东邻樟木头镇百果洞,南与黄江镇田美社区接壤,西与黄江镇板湖社区毗邻,北与黄江镇刁朗社区相接。社贝始建于北宋政和年间(1111-1118年),村名来历不详。社贝交通四通八达,有省道S357线、乡道多条经过村境。
二、历史沿革
社贝社区明代属东莞县归城乡第六都,清初沿袭明制,乾隆十九年(1754年)属缺口司,民国期间属第三区广裕乡。新中国成立初期属东莞县第一区鸡田乡,1957年属黄江大乡,1958年属大朗人民公社田美生产大队,1961年底属黄江人民公社田美农场,1962年属黄江人民公社田美生产大队,1983年9月属黄江镇社贝行政村,2011年7月属黄江镇田美社区。2024年1月脱离黄江镇田美社区成立黄江镇社贝社区。
三、姓氏源流
社贝社区世居村民有曾、庾、陈、叶、黄、马、尹等姓。曾姓先祖最早从中原一带迁至广东,约北宋政和年间(1111-1118年)从东莞市石排镇曾屋迁至此地;庾姓先祖最早从江苏南京迁至湖南,后迁至此地。
四、人口民族
社贝社区2023年12月止有553户,户籍人口2151人非户籍外来人口约1.7万人。村民均为汉族,广府民系,使用粤方言东莞话。
五、古村新貌
社贝社区传统经营以种植水稻为主,龙眼、荔枝、橙桔也有大面积种植,盛产荔枝、龙眼。1958年村建有小炼钢炉2座,从梅塘挑矿石回来炼铁。1983年,村办糖厂1间,3年后停产。20世纪80年代中期,引进第一家外资企业。之后,村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并先后建厂房72栋,总面积24.5万平方米,其中集体厂房15栋,60100平方米。1991年后,随着工业化的深入推进,传统农业逐渐衰退。2022年末,村内有“四上”企业46家,私营企业300多家,个体工商户500多户,经营行业有电子、五金、塑胶、家私、灯饰、餐饮、百货零售等。截致2023年底村组集体经营总收入2776万元。村民主要收入来源有工资收入、房屋租金、集体经济分红等。
社贝社区有省道S357、乡道盛业路、康湖路、社贝路经过,交通便利。20世纪70年代末通电,80年代末通自来水,90年代初通电话,2000年全村村道实现水泥硬底,2000年通互联网。2020年末盛业路和社贝路已全面升级为沥青道路,2022年末社贝社区通过乡村振兴项目将康湖路和社贝一到七街全面升级为沥青道路,市民出行更方便。
社贝社区于2024年1月由田美社区分拆成立,社区设有公共服务中心,内设一站式服务大厅,配备社会事务、人口计生、劳动保障、公共事业、治安维稳、企业管理等服务窗口,配置精干的社区工作人员为群众提供高效的行政办事服务。设有社贝社区支部委员会,支部党员共49名,其中“两位”班子成员3人。
社区内康湖新乐学校,在校学生3342人,教职工155人;有幼儿园2所,分别是社贝幼儿园和锦绣星途幼儿园,在园幼儿1200人,教职工125人。室内篮球场1个,社贝康湖路休闲公园1座,四小园两座,喜庆堂1间,图书室1间(2022年藏书约5100册)。
社贝经联社和社贝社区警务联络点办公室
社贝喜庆堂
六、传统建筑
社贝社区传统民居为广府民居,现无存。社贝现存旧建筑剩下社贝祠堂遗址。
社贝祠堂遗址
七、族谱家训
社贝社区有《曾氏族谱》,纂修于清代,纂修者不详。《庾氏族谱》,纂修于民国年间,纂修者不详。1999年社贝村制定《社贝村乡规民约》。
八、主要历史事件
1959年,大旱,农作物干枯,社贝农业大面积减产。
1990年,社贝村投资建成第一个农贸市场,建筑面积600平方米。
2001年,新建综合市场1个,建筑面积约1万平方米,有商铺摊档315个,主要经营农副产品批发、零售。
2003年,村集中财力加强村内永盛工业区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完成工业区内1.5公里道路路面硬底化和供水、供电等配套工程。
2005年先后引进发展星星购物商场、华润超市、三达酒店、明正酒店等具有相当规模的商贸服务企业多家。
2005年,为解决外来务工经商人员子女入学问题,村招商兴办占地35亩、校舍建筑面积1.18万平方米的康乐民营小学。
2011年7月,社贝并入田美社区。
2015年,社贝幼儿园开办,正式招生。
2021年初,社贝社区申报乡村振兴项目,计划增设多一个休闲公园和升级道路设施,为完成美丽乡村建设助力。
2022年,社贝乡村振兴项目正式开始,康湖路和社贝一到七街升级为柏油路,康湖路休闲公园完成投入使用。
2024年1月,从田美社区拆分成立社贝社区
黄江镇社贝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