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阳光网9月6日讯 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建设是我市新一轮发展的突破点。去年以来,东莞统筹基建、资金、招商、人才、政策等资源,高标准规划建设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目前,基地建设工作已初见成效。

在产业招商上,东莞构建“1+N”配套政策体系,出台“一基地一政策”等系列文件,对基地内优质企业在投资落户、技术创新、设备投资、人才引进、上市并购等方面予以全市最大力度的支持。东莞还充分发挥战略基金“以投带引”作用,设立100亿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引导基金,撬动形成500亿元基金体系。目前累计已认缴子基金总规模超20亿元,重点投向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半导体及集成电路等领域,预计撬动项目落地规模超130亿元。

在空间整备上,按“产城融合、以产为主”的原则,东莞编制完成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国土空间规划方案,摸排出近期可开发土地面积超过1.3万亩,为基地全面开发建设夯实了基础。在土地整备上,累计完成土地收储整备超过4200亩,为承接龙头项目、培育发展新动能提供新的产业空间。推行“标准地+土地资源和技术控制指标清单+区域评估”的供地模式,简化审批程序,提高审批效率,推动优质产业项目加快落地,实现“拿地即开工”。目前,已累计推出超过10宗“标准地”试点地块。今年还将进一步加大土地整备和城市更新力度,确保优质新兴产业项目实现有土地空间承载和快速落地。

在环境打造上,东莞已完成赣深高铁南站通车工程、石潭埔人才公园(一期)、望沙路升级改造工程、道滘九曲产业园特色示范村一期工程等一批重点项目建设。今年将加快推动水乡基地河西片区、临深基地石潭埔片区、银瓶基地乐园片区等一批基础设施和综合配套项目建设,推动基地首开区开发,着力打造产城融合示范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