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在我国历经千年发展,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寄托思念故乡、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成为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伴随着清凉的秋风与浓浓的诗意,中秋佳节的脚步悄然而至,万江群众怀揣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共赏一轮圆月,欢度中秋佳节。
“非遗”鱼灯寄情中秋
小长假助燃“夜经济”。9月9日晚,万江首铸万科广场举行“东江夜巷2.0”中秋墟市活动,以传统节庆IP打造为核心,围绕夜经济、新消费,策划了氛围打卡点、非遗墟市、匠心文创、好吃好喝等活动。
夜幕下,圆圆的月亮高挂天空,活动现场的大型鱼灯缤纷夺目,传统彩灯与现代光影交相辉映,市民在观看之余,也纷纷拍照打卡,感受传统中秋佳节的浓郁氛围。市民张女士表示,如今在东莞极少人做手工鱼灯,在这里找回了渐渐淡忘的儿时中秋记忆。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活动吸引了许多东莞手工艺人摆摊,其中不乏新村腐竹、东莞三宝、莞城花灯等手艺人身影。前来趁墟的游客熙熙攘攘、络绎不绝,大家兴致勃勃地挑选着自己心仪的物品。
现场体验环节,主办方设置了花灯制作技艺、月饼DIY、莞草编织技艺三门体验课,学员们在老师的指导下,陆续掌握了入门技巧,经过创作,一个个创意灯笼在学员手中成形。
华裳映明月 穿越宋代
金风送爽,丹桂飘香,又一年中秋节到,在这个团圆又充满思念的日子里,一群孩童身穿汉服、吃着月饼,在万江茶文化博物馆里共话家常、共庆佳节。
孩子们身着汉服,衣袂飘飘,在秉义茶居内提着灯笼,冲泡热茶,再现古代传统拜月祭,令游客瞬间“穿越时空”,感受到古人的风雅中秋。
在古风音乐衬托下,孩子们围坐一起,听一听关于月亮的传说《嫦娥奔月》的故事,让孩子们在生动有趣的动画中认识中秋节,了解中秋节的习俗和由来。品一品中秋的“味道”,孩子们结合前期学到的冲茶“绝技”,冲泡一壶热茶,搭配中秋必备美食——月饼,既能感受中秋传统韵味,也能享受到节日的快乐。
万江茶文化博物馆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博物馆中秋活动选择在秉义茶居举行,很有寓意。在宋代,东莞就有一家茶馆叫“秉义茶居”,是东莞历史记载中的第一家茶楼,其老板彭义更是东莞茅根粥的创始人。在这样颇具意义的茶馆品茶赏月,别有一番滋味,营造出高雅的文化品味,让孩子们重拾中秋美好的“味道”,寄托对美好生活的热爱。
情满中秋 “童”享快乐
欢度中秋佳节,为丰富社区文化生活,增强居民的归属感和幸福感,胜利社区开展了“情满中秋,‘童’享快乐”主题活动。
本次中秋节主题活动由中秋文化介绍、手工扇子制作、品尝月饼三个环节组成。活动开始,在“双百”社工的带领下,儿童与志愿者观看了中秋传统故事并共同朗诵古诗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孩子们在遇到不认识的字时在场的志愿者及时提供帮助,保证了在场儿童都可以参与到朗诵中来。到了手工扇子的制作环节,孩子们选好图案由志愿者陪同一起涂颜色,他们开动脑筋,自己动手,最终制作了属于自己的扇子。在活动接近尾声时,孩子们拿着社区派发的灯笼,围坐一堂共同品尝月饼,彼此交流互相认识,本次活动也在欢声笑语中圆满结束。
万江书法家寄情于诗
今年72岁的何柏坚自小爱诗书,已经写了50多年。他来自广东书画之乡——万江大汾社区。他数十年如一日,每天坚持写诗一首。9月9日,临近中秋,坚叔寄情于诗,撰写了一首《早迎中秋》的诗歌:
早迎中秋
中秋未到情先至,蔬果市场购一空。
置酒茅台天上凤,沽鱼鲜翅海中龙。
蟠桃摘自三仙界,竹笋剽来万岳峰。
良友一堂多笑语,澄怀高说舜尧风。
睦邻友好 担灯笼贺中秋
“外婆送中秋,外孙担灯笼。”在东莞,担灯笼可以说是最受小朋友欢迎的中秋习俗了。中秋临近,穿梭于万江滘联西田村的巷道中,一派热闹欢快的景象,一场由数十名村内儿童主演的“灯笼秀”如期上演。
晚饭后,西田的孩子们约上“小闺蜜”“小兄弟”提着外婆送的灯笼来到村民叶青梅家旁的小广场集合,为上演“灯笼秀”做准备,互相比较着谁家的灯笼更大、更亮。传统纸质灯笼、造型别致的电动灯笼……各式各样的灯笼齐聚于此,伴有孩子们的嬉笑声,节日氛围感瞬间拉满。“看!这个灯笼不仅会‘唱歌’,还会自己‘走路’。”今年西田村最受孩子们欢迎的当属青芃的灯笼了,“这是我外婆两个星期前送来的中秋灯笼,我跟弟弟每人一个,都是不同款式的电动灯笼。”
孩子们的“灯笼秀”玩得正兴,一旁的家长也没闲着,在看管小孩的同时也不忘互相分享儿时的中秋故事,勾起童年的集体回忆。“小时候的中秋节,比现在有趣多了。”据“90后”阿杰回忆,除了“担灯笼”,还会跟小伙伴们“拉火船”“煲蜡”,有时更会制作柚子灯笼,“中秋节总会盯着妈妈剥‘黄椂’,生怕她把皮剥坏了。剥出来的柚子皮刻上自己喜欢的花纹,再插上蜡烛,一个柚皮灯笼就大功告成了。”
那么,在人们渐渐遗忘“担灯笼”习俗的背景下,滘联西田村为什么仍能保留众人担灯笼赏月的场景呢?叶青梅认为,除了对传统应节习俗的坚守外,睦邻友好也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平时,邻居间对长辈都是以“叔公、叔婆”相称,常互相分享美食,孩子们也会经常串门,互相帮忙也是常事。
9月10日一大早,叶青梅与邻居们就给家旁的小广场“精心打扮”了一番,挂上应节灯笼,备好烧烤食材。中秋月圆夜,他们在月光下赏美食、齐话家常,共赴一场邻里相聚的中秋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