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规划范围
规划范围为石碣镇行政区域范围,包括1个社区、14个行政村,即城中社区、唐洪村、水南村、石碣村、刘屋村、横滘村、鹤田厦村、四甲村、沙腰村、梁家村、桔洲村、单屋村、涌口村、西南村、黄泗围村,总面积为36.18平方公里。
2. 规划期限
规划期限为2021-2035年。其中近期规划至2025年,远期规划至2035年。
3. 规划目标愿景
(1) 发展愿景
以为“高品质滨江特色小镇”为目标愿景,构筑“碧水绕城、绿地映城、蓝绿相融”的美好图景,彰显石碣滨水城镇独特气质。
(2) 规划目标
到2025年,绿地系统格局优化,布局均衡,公园品质提升,基本建成生态环境品质优良的滨水特色城镇。
到2035年,“碧水、蓝天、绿地”成为石碣的靓丽名片,全面建成绿色生态网络全覆盖、公园绿地全民共享的绿美石碣样板。
4. 规划指标
城市绿地率:到2025年,预计城市绿地率达到35%;至2035年末,计划实现城市绿地率37%以上。
城市绿化覆盖率:到2025年,预计绿化覆盖率达到37%;至2035年末,计划绿化覆盖率达到38%以上。
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到2025年,预计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0m2/人;至2035年末,计划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0.5m2/人。
5. 中心镇区绿地系统规划结构
综合考虑现状自然地形特征、城镇空间结构与发展愿景,确定“一环、多廊、多点”的绿地系统结构。
“一环”:是指由环绕石碣镇的东江、滨江绿带、城郊田园果林、江心绿岛等组成的生态绿环。
“多廊”:是指主要依托城市对外交通干道五环路、莞从高速以及东风路、崇焕路、北潢路和城际轨道交通(京九铁路和东莞市轻轨)走廊形成的两横四纵的城市主要景观绿廊。
“多点”:包括城镇内各类型公园、小游园以及街头(桥头)绿化,为镇区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城绿相融”的城市景观。
6. 城市绿地分类规划
依据《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85-2017)》和《城市绿地规划标准(GB/T 51346-2019》,石碣镇绿地分为公园绿地、防护绿地、广场用地、附属绿地和区域绿地。
(1)公园绿地
规划公园绿地包括镇区级公园、社区公园,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不小于10m2/人。
规划镇区级公园1处,为荔枝公园,社区公园结合镇区用地灵活布置。
(2)防护绿地
规划防护绿地主要为沿环城路、石碣东风路、北王路绿化带以及高压线两侧的高压走廊等。
(3)广场用地
规划广场用地主要结合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用地空间布局以及利用边角地而设置。
(4)附属绿地
附属绿地主要包括居住区绿地和单位附属绿地,其他绿地率按相关文件及标准执行。
7. 重点建设项目
近期以完成水南村专项公园建设、荔枝公园建设为首要任务,逐步开展居住绿地改造和公共设施附属绿地开放工作。
8. 图纸
(1) 绿地系统结构图
(2) 绿地系统规划图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