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规章库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东莞市委员会政府信息公开

索引号: 134419003040939207/2025-00305 分类:
发布机构: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东莞市委员会 成文日期: 2025-08-15
名称: 中企出海印尼第一课:跨境就业核心法律风险及合规提示
文号: 发布日期: 2025-08-15
主题词:
【打印】 【字体:    

中企出海印尼第一课:跨境就业核心法律风险及合规提示

发布日期:2025-08-15  浏览次数:-

以下文章来源于东莞市律师协会、北京德恒(东莞)律师事务所,作者Michel A. Rako、杨扬、邓佩芸、周洁莹。


在上一篇推文中,我们系统讲述了印尼劳动法律体系的基石:核心立法及其关键修订、实施条例等,并厘清了三大监管机构的职能与执法逻辑,为出海企业构建了清晰的合规认知地图。印尼市场机遇与合规挑战并存,选择合适的用工模式——是直接雇佣外籍人才还是采用外包?直接雇佣面临严格的本地雇员配比要求和外籍职位限制,而外包则潜藏连带责任风险。

随着中国企业将业务扩展到印度尼西亚,了解管理跨境劳动安排的复杂管理框架对于管控法律风险和确保可持续运营至关重要。本推文将对印度尼西亚法律要求下与不同雇佣模式、外籍劳工准入以及数据保护相关的主要合规义务和潜在风险进行介绍,帮助企业进一步理解印尼劳动法脉络。

 一、用工模式选择

(一)直接雇佣外籍劳工

印度尼西亚法律允许直接雇佣外国雇员(Tenaga Kerja Asing-TKA),但需遵守旨在保护当地劳动力市场和促进知识转移的严格监管条件。

1.本地雇佣义务

根据《2021年关于外国劳工任用的第34号政府条例》,雇主每任用一名外籍雇员应当任用至少一名对应的印度尼西亚雇员。这一义务旨在确保技术与专业知识向当地劳动力的转移。尽管法律未规定具体比例,但该义务是获得RPTKA批准及后续移民文件的核心要求。

2.外籍职位限制

某些职位禁止外籍人士担任,特别是涉及直接人员管理的职位,如人力资源经理、劳资关系官员或与法律合规相关的职位。这些职位至关重要且对国家利益敏感,因此仅限印度尼西亚公民担任。中国企业在制定职位描述和规划招聘时,必须参考人力部发布的《外籍劳工负面岗位清单》。

(二)通过外包机构就业

在某些情况下,企业可能会考虑将非核心角色(例如司机、安保人员、设施维护人员)外包给第三方服务提供商。

1.外包公司资质

任何企业聘用的外包机构必须根据印度尼西亚法律依法成立,并在BPJS Ketenagakerjaan(社会就业保险管理机构)注册。企业聘用前应核实服务提供商的政府许可和合规情况。

2.连带责任风险

根据《2021年第35号政府条例第18条第(3)款》,外包公司保留履行对所有雇员权利和法定权益的责任,包括工资、加班费、社会保障登记和解雇补偿。然而,如果外包供应商未能履行其义务且企业被认为存在串通或在供应商选择中存在疏忽,则企业存在被追究连带责任的风险。

合规提示:建议在外包协议中包含赔偿条款和履约保证,并定期对服务提供商的雇佣行为进行审计。

二、外籍雇员准入制度

(一)工作许可证和RPTKA验证

外籍雇员在印度尼西亚合法工作之前,雇主必须从人力部获得有效的RPTKA(Rencana Penggunaan Tenaga Kerja Asing),这作为工作许可的基础批准文件。 

(二)申请要求

申请程序必须包括:

1.学历(文凭或学位);

2.专业经验记录;

3.职位必要性声明,说明本地候选人无法胜任该职位的原因;

4.印度尼西亚相应雇员的任命计划;

5.其他文件,可包括公司的组织结构和业务活动证据。

(三)许可期限

RPTKA的有效期为2至6年,具体取决于职位分类和行业部门。可以续签,但必须在到期前提出申请。短期职位(6个月以下)需要单独提交短期就业通知。

合规提示:职位、地点或雇主的任何变更都可能要求雇主重新申请RPTKA批准。

(四)税务登记和申报义务

根据印度尼西亚税法,在印度尼西亚工作的外国公民如果在12个月内居住超过 183 天或打算在印度尼西亚居住超过183天,则被归类为居民纳税人。

(五)强制性纳税人识别(NPWP)

月薪收入达到或超过1 亿印度尼西亚盾(约合6500美元)的外籍雇员必须在税务总局登记纳税人识别号( Nomor Pokok Wajib Pajak-NPWP)。 

个人所得税申报代扣代缴

雇主需要根据适用的税率等级,协助计算、预扣和申报外国雇员的月个人所得税(PPh 21)。

合规提示:确保对住房津贴、股票期权和搬迁费用等应税所得成分进行适当分类。

 三、个人数据保护义务

随着《2022年关于个人数据保护的第27号法律》(PDP法)的颁布,雇主必须遵守关于收集、处理、存储和传输雇员(包括外籍雇员)个人数据的新标准。

雇主在收集或使用个人数据前必须获得雇员的明确同意,包括:

1.生物识别数据(指纹、面部识别);

2.薪资及银行信息;

3.工作表现和纪律记录;

4.安全保障。

公司必须采取技术和组织措施,以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或数据泄露。这包括薪资系统加密、安全访问控制和数据处理方法的例行审计。

合规提示:企业应制定数据处理政策,提供印度尼西亚语和英语版本的隐私声明,并根据业务规模任命数据保护官(DPO)。

来源:印象尼海律航

作者简介


         Michel A. Rako

合伙人

Michel A. Rako,德恒印尼办公室合伙人,印尼法学学士,印尼执业律师。

主要执业领域:侵权、就业、知识产权、股东纠纷、仲裁及民事和刑事诉讼,精通英语、法语和印尼语,拥有超过17年为跨国客户提供法律服务的经验,在多个商会担任领导职务,并得到美国和法国驻雅加达大使馆的认可。

杨扬 

     合伙人

杨扬,德恒印尼办公室合伙人,德恒东莞办公室律师,国际经济法学士、印尼商法硕士,司法部涉外律师高级人才、全国涉外仲裁人才、广东省涉外律师领军人才。

主要执业领域:国际投融资、国际贸易、企业合规、跨境争议解决等民商事领域,拥有为近百家企业及境内外上市公司、家族办公室、私人银行提供法律顾问服务的丰富经验。

E:dg_yangyang@dehenglaw.com

    邓佩芸

     律师

邓佩芸,德恒印尼办公室律师,德恒东莞办公室实习律师,法律博士,美国纽约州执业律师。

主要执业领域:跨境投资并购、企业合规、争议解决等民商事法律服务。

E: dengpy@dehenglaw.com

周洁莹

     律师

周洁莹,德恒东莞办公室律师,经济学学士、法学学士。

主要执业领域:国际贸易、企业合规、知识产权等民商事法律服务。

E:zhoujieying@dehenglaw.com


声明:

本文由德恒律师事务所律师原创,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构成本公众号的正式法律意见或建议。如需转载或引用本文内容,请注明出处及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