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规章库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东莞市委员会政府信息公开

索引号: 134419003040939207/2025-00300 分类:
发布机构: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东莞市委员会 成文日期: 2025-08-12
名称: 非洲矿产争夺战:谁在掌控绿色能源的命脉?
文号: 发布日期: 2025-08-12
主题词:
【打印】 【字体:    

非洲矿产争夺战:谁在掌控绿色能源的命脉?

发布日期:2025-08-12  浏览次数:-

来源:国际发展与国别合作研究

全球能源转型的齿轮正被锂、钴、镍等关键矿产驱动,而非洲大陆已成为这场资源博弈的核心战场。非洲政策研究所最新报告揭示,过去三年全球新增43项关键矿产战略,一场重塑世界能源权力格局的暗战在红土之下悄然上演。当中国以全产业链控制锁定资源命脉,欧盟用绿色标准构筑贸易壁垒,海湾国家挥舞资本利剑破局之时,非洲国家正从被动参与者蜕变为规则制定者,这场世纪资源争夺战的剧本远比想象中更为复杂。


图1 矿产协议分布

资源争夺三大阵营 

中国展现出全产业链掌控者的强悍姿态 

在刚果(金)的铜钴矿区,中国企业已占据72%的矿山份额,通过独特的“基建换资源”模式深度绑定供应渠道。从赞比亚的铜矿带延伸到津巴布韦的锂矿山,中国国企构建起从地质勘探到矿石运输的完整产业链条。这种全链条布局的核心战略在于最大限度减少中间环节,确保矿产从非洲地底直接流向中国的冶炼厂。


图2 中国与十一个非洲国家签订了双边协议

欧盟正以规则制定者的身份重构游戏规则 

伴随着《关键原材料法案》的出台,一套严苛的ESG标准成为进入欧洲市场的通行证。在布鲁塞尔的总部里,技术官僚们设计出精密的矿产溯源系统,将环保指标与市场准入直接挂钩。这种规则输出在纳米比亚合作中展现得淋漓尽致——欧盟以绿氢技术为诱饵,换取该国优质锂矿的优先采购权。而欧洲投资银行向卢旺达提供的低息贷款,则巧妙地将资本杠杆转化为矿产控制力。一位非洲矿业部长在闭门会议中坦言:“他们递来的合同里,环保条款比矿脉图还复杂。”


图3 欧盟与四个非洲国家签订了双边协议

海湾国家凭借资本力量打破传统格局 

沙特阿拉伯将目光投向更宏大的“超区域”战略,力图将非洲、中东和中亚连成矿产走廊。国家背景的Manara Minerals在竞标赞比亚铜矿时,报价单上的数字让传统矿业巨头瞠目结舌。阿联酋更展现出令人惊叹的决策速度,国际资源控股公司在48小时内敲定刚果(金)19亿美元钴矿合作,交易速度之快令竞争对手措手不及。这些石油富国的战略野心远不止于矿山,他们在非洲同时铺开基建、科技、金融的全领域网络,正如迪拜某基金经理所言:“我们不是在买矿山,是在买下未来三十年的入场券。”


图4 沙特阿拉伯与八个非洲国家签订了双边协议

非洲国家的绝地反击 

当国际资本如潮水般涌来,非洲国家展现出前所未有的资源主权意识。在赞比亚首都卢萨卡,议会通过的新矿业法掀起波澜——要求外资矿企必须将20%股权转让给本土企业。而在纳米比亚的沙漠地带,政府直接颁布锂矿出口禁令,强制要求所有矿石必须在境内加工。这些政策背后是非洲精英阶层的集体觉醒,正如尼日利亚矿业部长在矿业峰会上的宣言:“我们要将地底下的黑色财富转化为工厂里的金色机遇。”


图5 非洲矿业生产线

更精妙的博弈发生在国际协议的谈判桌上。刚果(金)政府同时与中国、欧盟、美国签署矿产合作协议,让三大巨头在谈判桌上相互制衡。这种“以夷制夷”的策略效果显著,某中资企业驻非代表私下抱怨:“现在谈判时,欧洲人开的条件就放在中国人送的合同旁边。”

暗流下的资源陷阱 

在光鲜的合作协议背后,暗藏着现代版资源诅咒。欧盟推行的ESG标准犹如双刃剑,在布鲁塞尔获得掌声的碳足迹追踪系统,却让非洲小矿主陷入生存危机。在刚果(金)科卢韦齐,当地矿场主展示着激增30%的成本报表:“欧洲人要绿色矿产证书,却没人补偿我们的检测费用。”这种标准与现实的割裂,正在矿区制造新的对立。

更隐蔽的博弈发生在法律条文之间。土耳其与津巴布韦签订的“地质勘探援助协议”,表面提供技术支持,实则锁定锂矿独家采购权。这种变相的资源掠夺引发非洲法学界警惕,哈拉雷大学的资源法教授指出:“当技术援助合同厚达三百页,你要当心矿产主权正在被肢解。”

非洲的破局之道 

面对百年资源困局,非洲大陆正在孕育破局新机。中部非洲三国悄然酝酿“关键矿产卡特尔”计划,刚果(金)、纳米比亚、津巴布韦的矿业部长们频繁密会,试图复制石油欧佩克的定价联盟模式。

真正的变革发生在加工厂而非矿山。在南非开普敦工业区,非洲首条电池级锂生产线即将投产,工程师们调试着从中国进口的煅烧炉。而在赞比亚铜带省,欧盟援建的钴精炼厂正拔地而起,该项目经理自豪地表示:“从这里出口的将是电池材料,不再是原始矿石。”


图6 印度首家电池级锂精炼厂

结局:资源诅咒还是复兴跳板?

当欧盟委员会主席宣称“非洲矿产决定全球碳中和成败”时,一份残酷数据揭示现实:当前矿产协议中仅8%包含本地加工条款。这促使刚果(金)矿业部长在联合国讲坛发出怒吼:“非洲拒绝做绿色革命的矿场,我们要成为新能源时代的工厂!”

这场世纪博弈的胜负天平,最终将取决于精炼炉而非矿脉。正如报告结尾的警示:“当非洲的矿石转化为他国的芯片,绿色殖民的阴影将永不消散。唯有冶炼厂的火焰,才能熔断资源诅咒的锁链。”在赞比亚铜带省的夕阳下,新建的阴极铜工厂正反射出耀眼光芒,这或许预示着大陆觉醒的黎明。


资料来源:

https://afripoli.org/mapping-africas-green-mineral-partnerships

《Mapping Africa’s Green Minerals Partnerships》

发布内容根据原报告编译整理,不代表公众号立场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