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辆纯电动公交车行驶至鸿福路口时,车厢内突然浓烟弥漫,刺鼻气味瞬间扩散!千钧一发之际,车长果断靠边停车,乘客迅速启动“一键破窗”装置破窗逃生,车长同步启用后门应急开关疏散乘客。短短数分钟内,报警、警戒、灭火、转运程序高效运转,一场可能引发严重后果的电池自燃事故被遏制在萌芽状态。
这惊险一幕并非真实事故,而是6月12日上午发生在东莞市南城车站内的一场实战演练。2025年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应急处置演练由东莞市交通运输局指导,东莞市交通运输局南城分局主办,东莞市城巴运输有限公司承办,应急管理、消防救援、医疗等多部门协同参与,聚焦道路运输行业两大高风险场景——生产安全事故与新能源车辆突发火情,展开了一场“真刀真枪”的能力检验。
协同作战,筑牢应急“生命线”
本次应急救援演练聚焦当前交通安全领域的核心风险,以“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查找身边安全隐患”的2025年安全生产月主题为指引,精心设置了两个实战化科目,旨在全面提升交通运输企业突发事件应对能力。
科目一“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处置” 模拟了车长违规操作导致车辆起步时撞倒车头盲区乘凉人员的场景,重点检验了从车长一键报警、信息分级上报到应急小组快速驰援的无缝衔接流程,以及事故上报效率、119(消防)、120(医疗)等多部门联动响应速度,并着重考察了现场伤员救治与秩序管控能力。
与此同时,科目二“纯电动公交车自燃应急处置” 则高度还原了新能源车辆电池突发故障引发险情的场景。演练中,车长紧急停车、乘客果断使用“一键破窗”装置逃生,车长迅速进行现场警示设置、尝试初期灭火、上报求援等关键动作。消防救援力量快速到场控火,EAP专员(员工援助计划)及时介入进行乘客心理安抚,转运车辆高效疏散人员。
演练现场,城巴公司应急指挥体系迅速激活,三级响应机制高效运转。从一线车长、调度中心到公司应急领导小组,信息传递畅通,指令清晰。南城消防救援大队、南城医院、南城应急管理分局等单位闻令而动,紧密配合:消防员专业处置火情、控制风险;医护人员迅速评估伤情、实施救护;应急管理人员协调现场资源、保障秩序,多部门在“事故”现场构建起一条守护生命的应急联动链条。
以练促防,夯实安全根基
活动现场设置了东莞巴士有限公司交通安全知识宣传展架,内容覆盖车厢综治事件、可疑危险物品处置、乘客冲突应对等应急处置措施,为观摩人员提供了实用参考,近200名企业代表到场集中观摩。
南城交通分局工作人员杨冉介绍,本次演练的核心出发点是强化企业应急实战能力,破解行业共性痛点。
“在日常检查中,我们发现部分企业应急预案逻辑设置欠合理或演练流于形式,教育效果不足。”杨冉表示,“为此,我们精心组织此次实战演练,特邀行业专家全程指导,并广泛邀请相关企业现场观摩,旨在搭建一个高标准、可借鉴的沉浸式学习平台,切实提升全行业应急处置的规范性和有效性。”
东莞市交通运输局南城分局局长郑伟峰指出,本次演练是落实“查找身边安全隐患”要求的重要实践。他要求各企业以此为契机,完善应急体系,强化驾驶员培训,优化联动机制,推动隐患排查治理常态化、精细化。
郑伟峰强调,企业须高度重视安全,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定期自查自纠隐患;严格做好车辆日常监管与检修维护,确保运营车辆安全达标;全面完善应急演练机制,围绕检验预案、锻炼队伍等目的,定期开展安全知识培训和考核,提升全员应急能力,确保突发事故时能快速反应、精准处置、降低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