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从13家到283家,省级、国家级孵化器相继实现“零”的突破,质量数量走在全市前列,辖区科技企业孵化器入驻企业超过4000家……
这一串亮眼数据,成为了南城街道十年间创新创业环境不断优化,创新活力不断跃升的有力见证。
城市中心--南城(李群摄)
当前,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正在莞邑大地如火如荼地开展。围绕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着力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部署,立足“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的东莞城市定位,南城提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开辟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新领域新赛道,为建设成为东莞“首善之区”打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科创春天
“十年前,东莞南城天安数码城园区内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还不到10家,如今园区内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及其分支机构127家,高企集聚效果显著,高企数量实现倍增。”东莞南城天安数码城创新发展部总监刘春娟表示。
东莞南城天安数码城
十年间,东莞南城天安数码城在南城街道的指导和扶持下孵化了一批又一批数字经济、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形成了高新技术企业集聚效应,并吸引了国家超算广州中心东莞分中心的“落户”。2020年,东莞南城天安数码城还成为了东莞首批“数字产业集聚试点园区”。如今,东莞南城天安数码城已成为一个高新技术企业不断集聚的综合型创新科技产业园区,作为东莞市数字产业集聚试点园区,目前已有超过200家数字化和软件信息技术企业进驻,借助国家超算广州中心东莞分中心等平台优势,实现了新兴软件、互联网、大数据、云服务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服务产业的集聚发展。
东莞南城天安数码城并非孤例。这十年间,在南城街道的支持下,越来越多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在这个“春天”里,如雨后春笋般在南城成长起来——联科国际信息产业园、高盛科技园、新基地创意产业园、南城智慧科技园、聚大电商产业园这些科技企业孵化器都扎根在南城,孵化了一大批优质的本土高新技术企业。
这些高新技术企业充分发挥技术领先、人才聚集、核心竞争力强的优势,科技创新动能强劲,成果产出不断涌现,经济效益持续增长,高新技术企业逐渐成为南城科技创新、吸纳就业、助推经济增长的重要载体,让南城的发展走上了快车道。
首选之地
城市中心赋予南城独特优势,第三产业稳占地区国内生产总值(GDP)8成,这在东莞镇街里面也是独有的一道风景。然而,南城并没有放松对高新技术企业的扶持,不遗余力地为科技创新、先进制造培育沃土。
数据显示,从2012年至2021年,十年间南城共向辖区企业发放专项资金8585.96万元,惠及企业1136家次。
在南城倾注心力的扶持下,十年间,南城科技创新完成了三个维度的跃升——数量激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从13家到283家,科技企业孵化器内企业数量超过4000家。
南城天安园区企业中健检测内的研发实验室
硬核提升。科技孵化器从0起步,如今省级以上科技孵化器6个,其中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4个;专利申请累计超过8000件、专利授权超过5300件。
领域拓宽。从最初的工业制造拓展到如今的数字经济、节能环保、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等多个热点领域。
是什么原因让众多高新技术企业青睐南城?不少企业家表示,选择南城首先是看中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作为城市中心,南城汇聚都市资源禀赋,交通发达、配套完善,集聚大量高素质人才,这为企业高质量发展奠定深厚基础。同时,南城积极完善创业创新环境,不断优化行政办事效率,倾听企业心声助企纾困解难,也赢得了众多企业的点赞。“正是这些因素叠加,让企业能快速成长,由弱到强,南城也成为了众多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首选之地。”刘春娟说道。
时代命题
“这十年科技创新事业的发展,离不开南城爱创新、重创新的社会氛围。”南城街道经济发展局副局长张志豪表示,一直以来,南城坚持培育创新文化,鼓励辖区企业走自主创新的高质量发展道路;弘扬科学家精神,营造创新氛围,吸引了一批高技术人才来南城“落户”,培育了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企业,形成“高新技术要素”集聚效应。
十年间,正是在城市品质不断提升的驱动下,高新技术企业、高素质人才与南城双向奔赴,汇聚南城。
当前,南城街道上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答好“高质量发展”时代命题,南城将继续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开辟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新领域新赛道,为建设成为东莞“首善之区”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南城提出,要从“加快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打造科技创新新高地”“大力建设软信集聚强核心”等六大举措,继续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其中,南城出台稳经济促产业发展扶持办法,预计3年共安排资金1亿元用于扶持中小企业深化科技创新发展;通过营氛围、搭平台、建载体、聚人才,鼓励企业聚焦重大科技领域,加大研发投入,不断提升核心技术攻关能力,实现科技创新赋能产业升级。
下一步,南城还将发挥东莞南城天安数码城、南信产业国际两个“市数字产业集聚试点园区”的产业集群效应,赋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加速制造业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