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现在任品质管理员一职,学的东西特别多。”两年前,吴敏婷与13名大学毕业生一起进入了东莞珀韵电子有限公司的“青年车间”,在这里不仅认识到年龄相仿、互相学习的朋友,还能积累工作经验,做到工作和学习“两不误”。
得益于就业优先政策的全面发力,像吴敏婷一样通过公共就业服务实现充分就业的高校毕业生还有许多,他们通过个人努力实现自身发展的机会。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困难群体就业兜底帮扶,消除影响平等就业的不合理限制和就业歧视。当前,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横沥把解决人民群众就业问题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推动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
让高校毕业生更充分就业
毕业即失业”这是很多大学毕业生进入社会的第一道难关。今年毕业于广东工业大学的朱韵雯也为此不安,眼看着身边的同学纷纷找到为之奋斗的工作,朱韵雯心中的焦虑便多了几分,一时间四处找工作。
事实上,面对大学生就业难,政府早已准备了“政策包”。“当我们了解到朱韵雯毕业后一直未落实工作,并将她纳入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服务跟踪台账,定期致电了解她的就业动态、就业意向等情况。”横沥人社分局相关工作人员说,只要就业人员参加青年创业训练营活动,就能提供职业规划、创业指导、政策解读、求职招聘“一站式服务”。
经过详细了解就业意向和岗位匹配,横沥人社分局向朱韵雯推送了行政助理、储备干部等面向高校毕业生的岗位信息,同时帮她定向推荐给东莞雷笛克光学有限公司。朱韵雯说:“今年9月我入职雷笛克光学担任行政助理,符合预期以及拥有合适环境的工作比较难找,很庆幸有政府部门牵线搭桥。而且人社分局还时常回访,推送政策补贴等信息,全力护航就业之路。”
消除就业歧视、促进就业公平,是推动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的重要内容。面向就业困难人员、失业登记人员,横沥定期开展就业援助服务活动,为他们开展职业指导、政策解答、岗位推荐服务,实现登记失业人员跟踪服务率100%。
“云端”就业服务助力稳就业
就业是民生之本。2022年,横沥镇三个“就莞用”广场相继启用,通过打造稳就业、保就业的人力资源综合服务平台,将就业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
8场现场招聘会、4次用工建设培训提升活动和人力资源对接活动、1场对口劳务协作地区对接会、12场职业指导活动……“就莞用”广场上具有针对性的活动让不少求职者找到了合适的工作,也收获了满意的答案。
横沥人社分局局长谢仁杰介绍,“就莞用”广场设置了政策宣传区、招聘信息发布区、企业用工建设及服务区,搭建起保用工、稳就业“一站式”人力资源综合服务平台,推动公共就业服务延伸至基层“最后一公里”,筑牢民生根基。
精准发力释放人才发展活力
当前,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个人发展不仅面临公平就业、劳动报酬、劳动安全、社会保险等现实问题,还面临着如何继续学习充电,为长远发展“储能”的难题。
针对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中遇到的痛点难点,横沥通过实施“广东技工”“粤菜师傅”“南粤家政”工程以及企业职工试岗培训等技能人才培养工程。三大平台开展模具工、钳工、铣工、电子商务师、育婴师、养老护理员等“项目制”技能培训,实现“培训+考证+就业”有效贯通。
在人社部门的推动下,今年7月黄植参加第十九届全国机械行业职业技能竞赛模具工赛项(国家级二类大赛),还获得注塑模具职工组第一名、注塑模具职工组别组队特等奖,被推荐为“全国技术能手”。人才是驱动创新、引领发展的第一资源。人才的保障作用不言而喻。如何做好“育才、引才、留才”等各方面工作,也成为新时期横沥新时代人才工作面临的又一个考题。
谢仁杰表示,随着就业用工形态出现新变化,人力人才要素支撑作用强化,人社工作的基础地位更加突出,引领和支撑作用更加明显。依托“横沥技谷”工程纵深发展,通过实施人才培育、技能提升、人才赋能、人才引育“四大行动”,全面提升末端执行力。
记者:黄晓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