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    长者助手 我的收藏   收藏
政府信息公开 规章库

东莞市凤岗镇人民政府信息公开

索引号: 1144190000733170X5/2020-02264 分类:
发布机构: 东莞市凤岗镇人民政府 成文日期: 2020-12-11
名称: 凤岗镇人民调解工作“以案定补”实施方案(修订)
文号: 凤府〔2020〕26号 发布日期: 2020-12-11
主题词: 凤岗镇人民调解工作“以案定补”实施方案(修订)
【打印】 【字体:    

凤岗镇人民调解工作“以案定补”实施方案(修订)

发布日期:2020-12-11  浏览次数:-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广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办法》《财政部、司法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民调解工作经费保障的意见》、财政部、司法部关于印发《司法行政机关财务管理办法》以及《东莞市人民调解工作经费管理规定》精神和要求,进一步加强人民调解工作,建立人民调解工作激励机制,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方案。)

  第一条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广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办法》《财政部、司法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民调解工作经费保障的意见》、财政部、司法部关于印发《司法行政机关财务管理办法》以及《东莞市人民调解工作经费管理规定》精神和要求,进一步加强人民调解工作,建立人民调解工作激励机制,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方案。

  第二条 本方案所称“以案定补”,是指镇人民政府对调解成功的民间纠纷,或者虽然调解不成功,但已为化解矛盾纠纷付出劳动的调解工作,按照调解难易程度、涉及人员数量、涉案标的额等相关标准,给予适当工作成本补贴的一种激励机制。该补贴不属人民调解员的固定报酬。

  第三条 “以案定补”适用范围,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广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办法》要求,根据我镇实际需要聘任的在镇、村(社区)调解委员会及派驻调解工作室或个人品牌调解工作室从事人民调解工作,并已在镇司法分局备案的专(兼)职人民调解员、特邀人民调解员和村(社区)法律顾问调处的矛盾纠纷。工业园区、企事业单位、其他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人民调解员调解成功矛盾纠纷补贴,可参照本方案执行。财政供养的行政、事业编制人员以人民调解员身份参与纠纷调解的除外。

  第四条 人民调解员“以案定补”资金经费按照“谁使用”“谁保障”的属地原则,由镇财政分局保障足额资金,镇司法分局负责纳入年度预算、资金申请与核定发放。“以案定补”资金必须做到专款专用,补贴落实到案件的经办人民调解员。

  第五条 人民调解员“以案定补”资金经费按照“一案一补,分类发放”的原则。共同调解的案件、跨地区调解成功的同宗案件,按一宗案件进行补贴;同一宗案件多次调解,按结案案件进行补贴;调解不成功的疑难复杂案件、特别重大案件,有人民调解委员会出具的《人民调解终止告知书》或者有相关材料能够证明人民调解员引导当事人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纠纷的,按相应类别的50%补贴;其余案件调解不成功的,不予补贴。

  第六条 下列纠纷不属于本方案规定的补贴范围:

  (一)行政调解案件;

  (二)司法调解案件;

  (三)法律、法规规定只能由专门机关管辖处理的或者法律、法规禁止采用民间调解方式解决的案件;

  (四)其他不属于人民调解受理范围的案件。

  第七条 案件类别的等级认定。

  建立合理的人民调解案件评级指标体系。根据人民调解案件的调解难易程度,划分案件类别;参考调解是否成功、调解程序、案件卷宗、涉案人员数量、涉案标的等因素,确定案件补贴标准。落实“以案定补”的人民调解案件分为四类:一类为特别重大案件、二类为疑难复杂案件、三类为普通案件、四类为简易案件。

  (一)一类案件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涉案当事人在30人以上;

  2、涉及调结标的在20万元以上;

  3、因案伤残或死亡3人以上;

  4、镇(含)以上人民政府交办的纠纷案件;

  5、到地级市以上人民政府上访或信访的纠纷案件;

  6、其他严重扰乱社会秩序、影响社会稳定的纠纷案件;

  7、其他经镇评审小组或由司法行政主管部门认定的重大矛盾纠纷。

  (二)二类案件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涉案当事人在10人以上、30人以下;

  2、涉案调结标的在5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

  3、因案伤残或死亡3人以下;

  4、经村(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不成功,依法由镇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的案件;

  5、其他经镇评审小组或由司法行政主管部门认定的疑难复杂矛盾纠纷案件。

  (三)三类案件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涉案当事人在4人以上、10人以下;

  2、涉案调结标的在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

  3、经调解达成书面调解协议,并按时履行完毕。

  (四)四类案件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涉案当事人在4人以下且案情不复杂;

  2、涉案调结标的在1万元以下;

  3、经调解达成口头调解协议的简易案件;

  4、经调解达成口头调解协议并及时履行完毕的简易案件;

  以上所有纠纷涉案人数,是指与纠纷案件调处结果有实质利害关系的各方当事人人员总数。每宗案件只能划入一个类别,并领取相应补贴。除符合第四类简易案件仅需填写《人民调解简易案件登记表》(附件1),及保存当事人身份证明、联系方式、案件相关证据等资料外,其他调解案件均需制作完整规范的调解卷宗。

  第八条  “以案定补”的发放条件。

  (一)调解主体合法;

  (二)调解的纠纷属于民间纠纷;

  (三)案件主要事实清楚,调解程序合法,适用法律正确;

  (四)调解文书、案件卷宗制作规范;

  (五)调解协议已全面履行;

  (六)案件已录入省厅人民调解业务系统;

  属本方案第七条第四款的调解案件的,不需提交(四)、(五)款材料;属于本方案第五条的调解不成功但应予以补贴的案件的,不用提交第(五)款材料。

  第九条 案件卷宗制作标准。

  (一)案件卷宗包括以下所需材料:

  1、当事人身份证明及联系方式;

  2、人民调解现场调查笔录和证据材料;

  3、人民调解申请书、人民调解笔录;

  4、人民调解协议书或人民调解终结书;

  5、适用于申请司法确认的调解案件须提供司法确认相关材料。

  (二)案件卷宗制作符合以下要求:

  1、卷宗材料应统一使用司法行政部门印制的格式文书,填写规范,调解协议书须加盖人民调解员所在的人民调解组织印章。

  2、调查、调解笔录及相关证据事实清楚、证据充分;

  3、调解协议书双方当事人权利义务具体履行时间、地点明确;

  4、回访记录记载协议履行情况,当事人对纠纷调解的意见;

  5、调解纠纷适用法律、法规正确;

  6、签名、捺印、印章规范。

  第十条 案件补贴标准。

  结合我镇经济发展水平和财力状况,补贴标准如下:

  (一)成功调解,在《人民调解简易案件登记表》上登记在册的四类案件,每件补贴100元。

  (二)成功调解并签订《调解协议书》,卷宗制作规范的三类案件,每件补贴200元。

  (三)成功调解并签订《调解协议书》,卷宗制作规范的二类案件,每件补贴600元。

  (四)成功调解并签订《调解协议书》,卷宗制作规范的一类案件,视案件难易程度,每件补贴1000元。

  (五)成功调解越级到市、到省上访的纠纷,上访人数l0人及以上、20人以下,签订《调解协议书》,卷宗制作规范的,每件补贴1000元。上访人数20人及以上、30人以下,签订《调解协议书》,卷宗制作规范的,每件补贴2000元。上访人数30人及以上、50人以下,签订《调解协议书》,卷宗制作规范的,每件补贴3000元。

  (六)成功调解越级到市、到省、到京上访的纠纷,上访人数50人及以上,签订《调解协议书》,卷宗制作规范的,每件补贴5000元。

  (七)对于涉案金额巨大(如公司2千万元以上,个人500万元以上)、社会影响面广、多次进京入省上访、历史多年积案等纠纷进行调解的,在征询综治、信访等部门意见后,每宗给予补贴5000-6000元。

  第十一条 以案定补经费的申报、审核及发放方式。

  (一)申报

  每年3、6、9、11月申报一次,由人民调解员或村(社区)法律顾问填报《人民调解工作“以案定补”案件申报表》(附件2),以人民调解委员会或调解工作室为单位进行申报,同时提交调解卷宗。对于简易案件可以只登记不立卷。卷宗材料应当按照司法部《关于印发人民调解文书格式和统计报表的通知》(司发通〔2010〕239 号)规定的调解文书卷宗标准进行制作。多人参与调解的由立案牵头人协调做好案件卷宗的制作工作,相关案件应按要求录入省厅人民调解管理系统。

  (二)成立评审机构

  1、各人民调解组织、村(社区)、派出所等部门配合评审小组,分别负责管辖区域内人民调解员、村(社区)法律顾问“以案定补”案件的初审上报、审查。

  2、镇司法分局、综合治理办、信访办成立评审小组。评审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镇司法分局,办公室主要工作职责:负责统筹协调落实人民调解“以案定补”评审,核定补贴类别和补贴标准等。 

  3、评审小组发现申领手续不完备、调解卷宗制作不规范的,应当一次性告知在规定时限内补正提交。补正后符合要求的,予以审核;逾期提交或者补正后仍不符合要求的,不予审核。

  (三)案件审核。评审小组对上报的“以案定补”案件卷宗等资料,根据本方案对适用范围、案件类别、卷宗制作、补贴标准等方面进行综合审定。

  (四)补贴发放。人民调解员的“以案定补”补贴由镇司法分局直接发放给人民调解员个人;多人参与调解工作的,补贴发放到立案牵头人,由立案牵头人按参与调解的人数对补贴进行分发。人民调解员每季度的办案补贴须在每季度末的次月的15日之前发放到位。有关矛盾纠纷案件及“以案定补”落实情况,由镇司法分局统计汇总后每半年向市司法局上报备案一次,上报备案时间为每年的7月25日和次年的1月25日前。

  第十二条 工作纪律

  (一)人民调解员受人民调解组织的委派,依法参与矛盾纠纷调处,通过说服、疏导等方法,促使当事人在平等协商基础上自愿达成调解协议,解决民间纠纷,不得收取当事人任何形式的报酬。

  (二)严禁在申请补贴时弄虚作假。上报调解案件不真实或有造假行为的,取消该人民调解员当年度所有调解案件补贴,并由所在的人民调解委员会给予批评教育、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由推选或者聘任单位予以罢免或者解聘,司法行政部门可以向人民调解委员会或者设立单位提出处理建议。

  (三)评审小组对辖区内的人民调解案件进行逐件审查,司法行政主管部门可通过调阅调解案件卷宗、约谈经办人民调解员、回访调解案件当事人等方式加强对调解案件的抽查,提高调解案件质量。

  (四)加强对“以案定补”经费使用的管理,严禁侵占、虚报、挪用补贴经费。司法行政部门和财政部门应当对本规定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对存在问题进行通报。

  第十三条 本方案所称 “以上”包括本数。

  第十四条 本方案由镇司法分局负责解释。

  第十五条 本方案自印发之日起实行,有效期至2025年3月5日。《凤岗镇人民调解工作“以案定补”实施方案》(凤府〔2019〕3号),自本方案自印发之日起废止。

  附件:1、人民调解简易案件登记表.docx

  2、人民调解工作“以案定补”案件申报表.docx


  点击查看政策解读:《凤岗镇人民调解工作“以案定补”实施方案(修订)》政策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