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效预防基孔肯雅热、登革热等虫媒传染病传播,筑牢村民健康防护网,水平村创新运用“科技 + 农耕”协同模式,动员有条件的村民群众发挥农耕经验优势,自主运用无人机等器具对荔枝林等户外区域开展灭蚊行动,构建 “空中 + 地面” 全覆盖的蚊虫防控体系。
记者在水平村荔枝林看到,果农操控的无人机搭载着蚊虫消杀药剂腾空而起,在林间精准穿梭,雾状药液均匀洒向树冠、叶背及林下落叶积水区,让成蚊及蚊幼虫无处遁形。
据了解,,荔枝林等户外区域因高温高湿、易积水,是白纹伊蚊等媒介蚊虫繁殖的“温床”。水平村通过引导果农用无人机飞防等科技手段,既提升消杀效率,又降低人工劳作强度和蚊虫叮咬风险。
果农 李嘉威:我们是全园喷洒100亩左右,我们整个园区,然后一次的话,大概是3~5个小时左右,时效有10天。
下来,水平村将持续推进常态化防蚊督导工作,积极引导村民主动投身防蚊灭蚊行动,促进科技手段与农耕智慧深度交融,持续巩固全域防蚊灭蚊成果,切实为辖区村民的健康安全保驾护航。
水平村工作人员 邝亮波:以前全村消杀要动员十几人花两天,现在无人机半天就能完成,而且覆盖均匀,尤其是对鱼塘、草丛这些容易漏喷的地方效果更好。
本台记者勾茜、叶振豪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