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    长者助手 我的收藏   收藏
政府信息公开 规章库

东莞市道滘镇人民政府信息公开

索引号: 11441900007345503X/2023-00911 分类:
发布机构: 东莞市道滘镇人民政府 成文日期: 2023-05-09
名称: 关于《东莞市道滘镇“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的政策解读
文号: 发布日期: 2023-09-01
主题词:
【打印】 【字体:    

关于《东莞市道滘镇“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的政策解读

发布日期:2023-09-01  浏览次数:-


点击查看政策解读:关于印发《东莞市道镇“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的通知


关于《东莞市道滘镇三线一单

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的政策解读


一、编制背景

实施三线一单(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是新时代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提升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三线一单是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的一项硬约束,党中央国务院多项重大区域发展、生态环境保护政策中将三线一单作为重要工具,并纳入十四五规划的重要工作任务。

按照生态环境部统一部署,全国分两批开展三线一单编制工作,第一批长江经济带11省(市)及青海省于2017年底启动。广东省作为第二批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之一,于201811月启动编制工作,202012月发布了《广东省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粤府〔202071号,简称省管控方案),并要求各市分批次在今年6月底前完成市级管控方案的发布。道镇自2022年以来,深入开展三线一单编制工作,在贯彻落实《省管控方案》及有关管理规定基础上,编制形成《东莞市道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简称管控方案)。

二、编制依据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

《关于印发〈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环境准入负面清单编制技术指南(试行)〉的通知》(环办环评〔201799号)

《关于印发〈三线一单编制技术要求(试行)〉的通知》(环办环评〔201814号)

《关于印发〈区域空间生态环境评价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环办环评〔201823号)

《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印发广东省区域空间生态环境评价工作方案的通知》(粤环函〔2019503号)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东省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的通知》(粤府〔202071号)

《关于印发<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粤府〔202128号)

《东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东莞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的通知》(东府〔202144号)

三、适用范围

《管控方案》适用于道镇行政区域,在三线一单的应用中,应按照技术成果服务于环境管理决策应用的需求导向,在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的基础上,做好管控单元和准入清单的精准落地。生态保护红线、生态空间划定成果及其管控要求需要根据生态红线评估优化、自然保护地体系调整成果等进行调整衔接,同时加强与国土空间规划等重点工作的衔接,提高三线一单的系统性与协同性,将三线一单作为战略和规划环评的重要依据,确保发展战略与相关规划不突破三线。根据信息化、智能化、便捷化的要求,做好对成果数据库进行更新和维护,建设数据管理模块,实现数据共享共用,为环境管理提供有效服务。

四、实施主体

按照生态环境部国家顶层设计、省为主体、地市落地的工作要求,各镇街(园区)要切实落实主体责任,在省级和市级成果的基础上,开展本地区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细化工作,结合区域市级情况,将环境管控分区细化至村(社区)。《管控方案》经东莞市生态环境局道分局组织审核后,由人民政府发布实施,各镇街人民政府、直相关部门共同实施,确保三线一单成果落地应用。

五、关于主要目标及三线划定

(一)主要目标。提出到2025年,建立起较为完善的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生态格局和产业布局进一步优化,能源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利用效率大幅提高,道镇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用水总量、土地利用规划、能源消费总量等完成省、市下达的目标任务。到2035年,建立完善的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系统推进全域生态文明建设,探索建立生态综合价值实现机制,让生态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生态,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道,为生态环境管理提供支撑。

(二)生态保护红线及一般生态空间。镇辖区内无生态保护红线全镇一般生态空间面积5.63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0.4%

(三)环境质量底线。全镇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地表水水质优良(达到或优于类)比例达到50%以上,全面消除劣类,城市建成区稳定消除黑臭水体。大气环境质量稳中向好,PM2.5年均浓度不超过25微克/立方米,臭氧污染得到有效遏制。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和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市设定要求。

(四)资源利用上线。强化节约集约利用,持续提升资源能源利用效率,能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等达到或优于市下达的总量和强度控制目标。

2035年,建立完善的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系统推进全域生态文明建设,探索建立生态综合价值实现机制,让生态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生态,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道,为生态环境管理提供支撑。

六、关于环境管控单元划定

根据《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环境准入负面清单编制技术指南(试行)》《三线一单编制技术要求(试行)》《三线一单成果数据规范(试行)》等相关文件,将村级行政、工业园区(集聚区)等边界与生态保护红线、生态空间、水环境管控分区、大气环境管控分区(其中,大气布局敏感重点管控区、弱扩散重点管控区不参与叠加)等进行叠加。在已经细化到村边界的水环境管控分区的基础上,叠加大气(除大气布局敏感重点管控区和弱扩散重点管控区以外管控分区)、生态等管控分区,结合生态环境主导功能和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按照单元主要要素的主要管控分区性质,划定环境管控单元,涉及省级及以上工业园区以园区边界单独划定园区型重点管控单元。

在现有管控单元划分的基础上,结合道镇的生态、水、大气要素管控分区及村界,综合考虑各片区产业发展情况及工业、敏感区域分布情况,重点管控单元衔接市级三线一单成果,为省级以上产业园区-水乡新城开发区,集中在九曲村、大罗沙村、南丫村、北永村、厚德村及永庆村,同时根据各片区产业布局发展的差异性进行了进一步的划分,形成道镇综合管控单元。

镇共划定环境管控单元9个,总面积为54.29平方公里。重点管控单元3个,面积为10.10平方公里;一般管控单元6个,面积为44.19平方公里;无优先管控单元。

七、关于生态环境准入清单

在市管控方案的基础上,结合我镇三线划定情况,从区域布局管控、能源资源利用、污染物排放管控和环境风险防控等方面明确准入要求,建立1+9”生态环境准入清单管控体系。1”为全镇生态环境准入要求,9”9个环境管控单元的管控要求。

八、关于动态调整机制

按照省、市三线一单实施管理相关规定,做好成果实施、评估更新和动态调整工作。原则上应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执行省、市的评估更新和动态调整机制,按程序审议后发布。五年内,因法律、法规、地方发展战略、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目标等发生重大变化的,以及国土空间规划、生态保护红线范围与边界、自然保护地体系等依法依规调整后而导致三线一单变化的,按程序组织调整更新。

九、清单使用及数据应用

根据环境管控单元所涉区域、流域和单元内地块涉及的各环境、资源要素属性,自上而下依次查阅全市总体管控要求、全镇生态环境准入要求和具体单元清单,分层级明确环境管控单元及各地块应执行的管控要求。根据信息化、智能化、便捷化的要求,做好对成果数据库进行更新和维护,建设数据管理模块,实现数据共享共用,为环境管理提供有效服务。


附件:术语和定义.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