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丰富茶山镇青少年暑期生活,7月22日,东莞职业技术学院“潮绎非遗焕新实践团”打造的茶山镇非遗数字化传承青少年创客营,在南社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正式启动。该活动以数字科技点亮非遗,推动非遗活态传承,助力“百千万工程”省市典型村——南社村的文化跃升。
30名来自南社村的青少年学生和企业“小候鸟”参加开营仪式。创客营公益课程涵盖茶山公仔实物描摹、AI绘制非遗IP形象、3D建模打印等内容,让青少年在动手实践中了解茶山公仔文化内涵,增强本土文化认同。
东莞职业技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老师 刘丽萍:“我们参加茶山镇的‘莞一夏’活动,是结合我们团队的研究方向、专业特长开展的。以省级非遗茶山公仔作为一个案例,将它与AI技术3D打印技术结合起来,将非遗进行活化,以此作为一个模式进行推广。在创客营里,小朋友会学习到茶山公仔的传统制作技艺、用传统的图形进行一个图生图的创新设计,再进行3D打印的一个呈现。在这个过程中,小朋友会接触到传统技艺加现代技术,希望在这个过程中激发他们对AI技术认识、学习的潜能和动力,成为非遗传承的数字火炬手。”
在课堂上,茶山公仔传承人精心指导创客营的孩子给茶山公仔上色,大学生志愿者引导学生利用数字化公仔IP方案生成“茶山潮公仔”,进行3D建模打印,学习气氛热烈。
茶山镇中心小学六年级学生 卢天羽:“今天我带着很开心的心情来到了活动现场,通过数字化非遗学习,让非遗传承下去。”
东莞职业技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志愿者 王江辉:“在本次活动中,不仅锻炼了我自己的沟通能力,组织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让我更加了解了社会,增强了对社会的责任感,希望以后能有更多类似的活动参加,为非遗的传承贡献自己一份力量。”
据介绍,在后期一周的教学过程中,创客营将重点指导学生将AI生成的公仔图转化为3D模型框架、操作3D打印,以及作品打磨、上色和装饰等。让创客营学生以“文化+科技”为双翼,成为非遗传承的“数字火炬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