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    长者助手 我的收藏   收藏
政府信息公开 规章库

东莞市茶山镇人民政府信息公开

索引号: 11441900007331638H/2025-00792 分类:
发布机构: 东莞市茶山镇人民政府 成文日期: 2025-07-17
名称: 茶山:“莞一夏”暑期公益课堂启航 高校志愿者伴“小候鸟”欢乐过暑假
文号: 发布日期: 2025-07-17
主题词:
【打印】 【字体:    

茶山:“莞一夏”暑期公益课堂启航 高校志愿者伴“小候鸟”欢乐过暑假

发布日期:2025-07-17  浏览次数:-

  “小候鸟”飞达东莞,如何在与父母团聚中快乐成长?这个夏天,茶山镇“百千万工程”指挥办联合东莞职业技术学院(下称“东职院”),组建10支“百千万工程”突击队,深入重点企业、村(社区)等服务点开展“百千万·莞一夏”暑期公益课堂,助力外来务工人员解决孩子“看护难”问题,为“小候鸟”带来一个充满乐趣、知识与成长的缤纷暑假。

课堂进企业  零距离守护“小候鸟”

  7月15日,在东莞韬略运动器材有限公司,东职院商贸乐翼志愿服务队的学生正在带领小朋友认识中国传统节日和二十四节气,并开展手工制作。据介绍,该服务队根据不同年龄段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与认知水平,科学地将58名学员划分为小班(3-6岁)和大班(7-12岁)进行分层教学。小班课程注重趣味性、启蒙性和习惯养成,大班课程则侧重知识探索、技能实践和思维拓展,确保了教学内容的适宜性和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东莞韬略运动器材有限公司行政部副总周和平介绍称,公司2007年就设立了“安亲班”为有需要的企业员工托管孩子,每到暑假很多企业员工子女就会来到东莞和父母团聚,东职院学生的暑期课堂正好能丰富这些孩子的暑假生活,“很感谢政府和学校,这些大学生志愿者给孩子们带来了很多不一样的课程体验,比如认识中草药、手工制作,孩子们都很开心,他们的父母也很放心。”

  在来利眼镜制品(东莞)有限公司,东职院的启创“小小科学+”公益科学教育志愿服务队,正在举办“探秘物理,创想联盟”暑期科普成长营“开营”仪式。26名“小候鸟”在大学生志愿者的带领下,进行投石机制作、压力实验、重力探究、篆香和香囊制作等趣味活动,培养孩子们动手能力与科学思维,课堂气氛热烈。

  来利眼镜制品(东莞)有限公司人事行政经理汪筱妹介绍称,“这是该公司第一年举办员工子女的夏令营活动,东职院的加入让活动更加丰富,有物理知识科普、科学实验、莞香制作,以及作业辅导等,整个活动规划得特别好。我们希望明年也有这样的活动资源提供给企业。”

社区夏令营  创新融合本土文化

  除了企业,东职院的“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还走进茶山的村(社区),为当地的“小候鸟”开展丰富多彩的暑期公益夏令营活动。在拥有深厚粤剧文化底蕴的寒溪水村,东职院的大学生志愿者将夏令营主题定为粤剧文化传承。孩子们在志愿者的悉心指导下,学习粤剧脸谱描绘,一笔一画间感受粤剧艺术的独特魅力。

  在茶山圩社区,东职院的学生为社区孩子们带来了别开生面的“非遗+AI”特色课程。课程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茶山公仔”的数字化传承为核心主题,孩子们在聆听非遗故事、感受传统文化魅力的同时,还在志愿者的指导下了解AI绘图等数字技术,并尝试为茶山公仔设计创新形象,让孩子们感受非遗与现代科技碰撞的火花。

  “我们从2019年起,每年都会举办暑期夏令营活动,今年我们联合东职院一起举办,主要面向辖区居民,特别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希望在解决家长接送难、孩子暑期无人看管等问题之余,让小朋友在夏令营中增长见识、开拓视野。”茶山圩社区党委委员李媛称。

校地联动  五育融合促成长

  据了解,参加本次“百千万·莞一夏”暑期公益活动的10支“百千万工程”突击队由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商贸学院选派。在活动开展前,学校老师组织学生对企业和村(社区)的情况、需求进行深入调研,针对性设计系列课程并提前进行备课、培训,紧紧围绕“德、智、体、美、劳”五育融合的育人理念,策划“德润童心·文化传承”“美育启智·非遗体验”等特色课程,务求突破传统课堂边界,全方位滋养童心。

  在关注知识传递和兴趣培养的同时,活动也注重为孩子们营造一个安全、温馨、快乐的暑期成长环境。严格的管理制度、清晰的接送流程、完备的安全预案以及志愿者们时刻的关注,让家长们能够安心托付。课堂上,孩子们专注的眼神、开心的笑容、积极的互动,都是对活动效果最生动的诠释。

  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商贸学院相关负责人表示,“莞一夏”项目是学院积极践行社会责任、发挥高校服务地方功能的重要载体。希望通过志愿服务队的专业与热情,将优质的教育资源和温暖的关怀送到有需要的家庭和儿童身边,让孩子们的暑假过得既充实又有意义,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和快乐成长贡献一份高校力量。

  据茶山镇“百千万工程”指挥办介绍,今年茶山镇“百千万·莞一夏”青少年儿童暑期公益服务活动全面升级,一方面借助东职院等高校力量,为“小候鸟”们提供更多内容创新的课程,另一方面统筹各部门、村(社区)资源,推动活动以更广覆盖、更深内涵服务辖区少年儿童,进一步增强城镇化转移人口对东莞的城市认同感、归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