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打开机构职能_东莞市供销合作联社页面,本页面是由1个导航区、9个视窗区共计10个区域组成,操作帮助请按Alt加问号键。
提示:您已进入视窗区2,本区域含有3个链接,按下Tab键浏览信息 提示:您已离开视窗区2
提示:您已进入视窗区3
提示:您已离开视窗区3
市社依托莞香情品牌打造农产品对接平台助力乡村振兴 第7期(总第597期)
提示:您已进入视窗区5

7

(总第597期)

东莞市供销合作联社行政秘书科编             2019729

【本期目录】

□市社依托莞香情品牌打造农产品对接平台助力乡村振兴 ……2

□省社调研组莅莞调研综合改革情况                   ……5

□市社黄程主任赴南城社调研垃圾分类工作           ……6

□市社开展生活垃圾分类主题公益系列活动进小区       ……8

□市社联合上屯村举行“村社共建”党建品牌活动       ……10

市供销社依托莞香情品牌

打造农产品对接平台助力乡村振兴

723日,筹备5个月、投资近200万元的莞香情品牌形象店正式开门迎客。这是市供销社深化综合改革,助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助推乡村振兴的又一重要举措。

一、对接扶贫农产品实现“一站式”购买

为了加大对东莞对口帮扶地区农产品的推广销售,莞香情公司利用新开业的形象店,积极搭建销售平台。在该店内,货架上的商品琳琅满目,各种土特产产品丰富,其中尤为抢眼的是来自东莞市对口帮扶地区的农副产品,品类有近100种。从云南昭通乌骨鸡、四川甘孜州雅江县牦牛肉、新疆三师图市有机羊肉等生鲜产品,到牡丹江木耳、猴头菇、榛蘑等食用菌,以及雅江冬虫草、韶关养肝草、昭通彝良野生天麻等药材和昭通巧家核桃、牡丹江榛子等干果……产品涵盖了东莞市对口帮扶的云南昭通、四川雅江、新疆图市三师,以及广东韶关和揭阳等地以及对口合作的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的特色农副产品,占到所销售产品的80%。市民可以不出东莞,就能享受到藏于深山、质优味美的名优农副产品。

莞香情品牌形象店销售的这些产品是通过当地供销社从农户手中收取,并经过工厂统一挑拣、统一产出、统一包装后上架销售。因为产品是从本地农户中统一收购,并经过统一管理,所以相比市场上参差不齐的产品,质量品质更有保障。莞香情形象店的开业不仅丰富了东莞市民餐桌,又带动了帮扶地区农民收入,充分体现了供销社“为农服务”宗旨,在助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全市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工作上做了积极的尝试。

二、整合资源打造莞香情品牌助力乡村振兴

今年3月,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制定的《供销合作社深入推进消费扶贫工作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发挥供销合作社产业和网络优势,以拓宽贫困地区农产品流通和销售渠道为主要着力点,大力拓展销售途径,加快流通服务网点建设,促进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和贫困地区产业发展,为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更大贡献。

东莞市供销社早在半年前就已行动起来。去年6月,市供销社对原成立于2009年的东莞市莞香情土特产商贸有限公司进行了重组,从体制机制上激活企业发展活力。重组后的莞香情公司以扩大经营规模、提升品牌形象为宗旨,苦练“内外功”。不仅按照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运作,组建经营管理团队,还大力挖掘和整合系统内东坑阴菜、大岭山荔枝干等东莞本土特色农副产品,将“莞香情”打造成为“莞货”和“东莞手信”的代名词,成为东莞对外交流的一张靓丽的“名片”。

与此同时,重组后的莞香情公司以产销对接的方式,发挥“天下供销是一家”的天然优势,加强与其他地区供销社的联合与对接,打通从田头到餐桌的“最后一公里”。去年12月,莞香情公司就在四川甘孜州雅江县开办分公司,直接对接当地松茸产业园,减少中间环节。近期,莞香情公司先后与牡丹江市供销社、昭通市供销社签订合作框架协议,通过供销渠道,搭建对接销售平台,从而更有效地体现帮扶成效。

莞香情公司重组以来将食品安全作为首要任务来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针对部分农产品没有食品生产许可证SC认证问题,莞香情公司引入了一条国内同行业领先的加工生产线,以高标准的生产工艺对大部分的农副产品进行初加工,并成功取得SC认证,使产品质量更安全,做到可溯源有保障。由于产品可溯源,质量有保证,除进入供销系统内商场、超市和门店外,目前莞香情公司正与系统外多家大型连锁超市进行商务洽谈,争取“莞香情”土特产上货架扩大销售。(行政秘书科供稿)

省社调研组莅莞调研综合改革情况

为持续深化综合改革,推动供销社高质量发展、高水平服务,省社聘请省农科院调研组于79日至10日莅临东莞市供销社,围绕综合改革发展的总体情况、改革发展存在的困难等方面进行调研。

调研组由省农科院农经所产业经济研究室主任方伟率队,在市社召开的调研工作座谈会上,市社党组成员、副主任李福新向调研组汇报了东莞市供销社的基本情况,并围绕“新型乡村助农服务体系”、“再生资源利用服务体系”和“城乡建设服务体系”这三个方面,介绍东莞市社开展综合改革以来取得的成绩和遇到的困难。市社党组书记、主任黄程围绕“抓项目、抓制度、抓体制、促转型”对市社的综合改革情况进行了补充,并希望调研组能够将东莞市社在改革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向省社进行反馈。

调研期间,调研组一行先后参观考察了石碣供销社、茶山供销社、大岭山供销社、南城供销社和市拍卖行,听取了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日用品零售业经营、加工贸易废料网上交易平台运作流程、食品小作坊集中加工中心建设、生活垃圾分类试点等情况介绍,以及基层社在综合改革中所存在的问题和困难。通过两天的考察调研,调研组对东莞市社的综合改革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并表示东莞市社当前的农业经营活动由于农业占比低的原因所占的比例不高,但部分基层社积极结合实际进行业务转型,以更好打响供销社的品牌效应,希望能将东莞市社的经验进行推广。(行政秘书科供稿)

市社黄程主任赴南城社调研垃圾分类工作

为深入了解和助推南城供销社垃圾分类试点工作,711日,市社党组书记、主任黄程领市社领导班子及相关科室前往南城社调研。

黄主任一行先后参观了供合产业园和升级改造后的南城供销社大楼。南城社主任崔裕坤就供合产业园筹备和生活垃圾分类试点情况进行了介绍。供合产业园是南城供销社与松盛环保有限公司合作的项目,主要业务是处理建筑废料、大件家具和工业固废,处理废料的场地由松盛环保有限公司提供,南城供销社负责申领相关牌照和产业园的日常运营,目前已取得处理建筑废料的牌照,环评也已通过,将尽快投产,产业园的预期收益可观。南城塞纳嘉园小区的垃圾分类试点开展一年来,尽管有经济效益上的压力,但是顺应了当前全国推行垃圾分类的热潮,抢占先机,希望市社能协助与市政府协调,使“供合模式”垃圾分类在东莞市内推广开来。

主任对南城社在垃圾分类、大楼升级改造等方面取得的成绩表示表定,对南城社在项目构思上紧跟形势、与时俱进的作法非常支持。他要求,垃圾分类工作目前已在全国多地展开,供销社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垃圾分类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利用自身优势,在垃圾分类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当前南城社在垃圾分类项目的开展过程中还存一些问题,希望能抢抓机遇,借鉴厦门、苏州等城市的先进经验,把“垃圾分类”这项工作做好,让“供合模式”垃圾分类能在全市范围顺利铺开。(行政秘书科供稿)

市供销社开展“垃圾分一分 环境美十分”

生活垃圾分类主题公益系列活动进小区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有关垃圾分类的重要指示精神,以及市委常委会会议精神,进一步普及生活垃圾分类知识,增强环保意识,推进我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市供销社于720日和21日,分别在金地格林小城和金悦香树两个小区开展“垃圾分一分 环境美十分”垃圾分类主题公益活动。

719日上午,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垃圾分类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会议强调,垃圾分类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要认真总结过去几年试点工作经验,分析存在的问题,加强学习,深化研究,科学谋划制定东莞垃圾分类工作方案。要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垃圾处理项目顺利推进。要加强地方立法,规范垃圾分类行为。为了加快推动垃圾分类工作,市供销社牵头系统东莞市供销集团有限公司、南城供销社、万江供销社,以广东供合环境资源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供合公司”)为平台和载体,会同东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南城分局、中国移动东莞分公司、东莞市环保宣传教育中心、东莞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以及相关物业小区管理处等企业、团体分别在金地格林小城和金悦香树两个小区开展“垃圾分一分 环境美十分”垃圾分类主题公益活动。活动首先通过垃圾分类知识宣讲,为社区居民详细讲解了垃圾分类的标准,普及垃圾分类的知识。随后,活动以现场模拟垃圾分类、问题抢答等趣味游戏的互动方式,让社区居民在实际操作中巩固垃圾分类的知识,学会垃圾分类的方法。此外,活动现场还准备了精彩的公益演出和奖品。通过此次“垃圾分一分 环境美十分”垃圾分类主题公益活动,不仅增强了社区居民对垃圾分类知识的了解,引导和促使大家积极参与到垃圾分类的行动中,养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也改变和提高社区居民的生态文明、环保低碳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对建设“湾区都市 品质东莞”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

去年,市政府印发了《东莞市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工作方案》后,市供销社系统进行了一个重要尝试,于2018630日在南城塞纳街道城市嘉园启动以“互联网+定时定点,专人值守、指导分类”为亮点的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工作。经过一年的尝试后,截至今年6月份,小区内参与居民比例持续稳步上升,居民参与率从17%逐步提升到62%,分类投放准确率达到了98%,直接减量率83%,全小区综合减量率27%,垃圾分类意识明显提高。互联网+垃圾分类的模式获得小区居民的认可。(企业管理科供稿)

市社联合上屯村举行

“村社共建”党建品牌活动助力乡村振兴

725日,市供销社机关党支部与寮步镇上屯村党工委、寮步供销社党支部联合开展了“七一”主题党课暨慰问老党员、困难户活动。围绕着“村社共建”,市供销社系统携手上屯村,通过“粤菜师傅”培训和农贸合作经营等,传承和发扬“扁担精神”,助力乡村文化振兴。

根据《上屯村志》记载,195310月上屯就设立了供销社,双方因此结缘。去年,市社机关女干部李玉华来到上屯村挂职第一书记,基于乡村振兴战略背景,市供销社与上屯村再续前缘。在党建引领下,上屯村党工委与市供销社机关党支部、寮步供销社党支部一起,联合开展了“党建引领 村社共建”党建品牌系列活动,从今年年初在上屯村开展了“粤菜师傅”培训班,到促成企业与上屯村达成合作意向,承接农贸市场的合作经营,充分发挥了“村社共建”的积极作用。

活动中以供销社“扁担精神”的传承和发扬为主题展开。“扁担精神”源起于河南省林县石板岩供销合作社,其职工在极其艰难恶劣的自然条件下,靠一副副扁担,架起连接党群、沟通城乡的桥梁,得到全国各大媒体的报道,成为影响几代供销人的“扁担精神”。为农服务是供销社的立社之本,服务企业、服务社区、服务居民是东莞供销社的新时代定位。活动中,李玉华分享了她对“扁担精神”的理解,老党员也依次发言,重温“扁担精神”。著有《农耕档案:1949-1979东莞农耕史实》一书的东莞本土作家刘松泰也参与了此次活动,他表示,即使扁担在今天没有用,但扁担精神仍值得发扬光大。

市党组成员、副主任卢耀昆代表市社党组参加活动,他指出,“扁担”即东莞人口中的“担干”,既要能挑重担,又要能干事业。“扁担精神”蕴含着传承、创新与发展的深刻内涵,是再出发的精神动力。“扁担”从祖辈手中一代一代地传承下来,它源于几代人的艰苦付出,更需要年轻一代主动作为、主动担当,接过事业的接力棒,开创新的发展局面。他表示,下一步,市社与上屯村将在前期合作的基础上,争取寮步镇委镇政府的支持,进一步巩固“共建”成效,扩大“共建”成果。供销社与上屯村的合作,将一个接着一个,这不仅仅是“村社共建”缘分的传承,更是我们几个支部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各位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最好体现。

活动当天,市供销社机关党支部、寮步供销社党支部上屯村党工委还分别向46名老党员和困难户,赠送了“莞香情”品牌油米、健康食品礼包。(行政秘书科供稿)


提示:您已离开视窗区5
东莞市供销合作联社_东莞市供销合作联社
主办单位:东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东莞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 : 4419000098
备案号:粤ICP备19114884号    粤公网安备 44190002000375号    技术支持:开普云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拼音 简体
重置
声音开关
声音开关
语速
语速
阅读方式
阅读方式
配色
配色
配色
放大
缩小
鼠标样式
十字线
大字幕
说明
更多服务
读屏专用
退出服务
导航区 (1) ALT+1
视窗区 (9) ALT+2
交互区 ALT+4
列表区 ALT+5
正文区 ALT+6
服务区 ALT+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