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打开内设机构_东莞市地情网页面,本页面是由1个导航区、9个视窗区共计10个区域组成,操作帮助请按Alt加问号键。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市府工作部门及下属单位 > 东莞市地情网 > 政务公开 > 政策解读 政策解读
《广东省方志文化场馆建设指引(试行)》解读
  • 2023-11-13 10:33:11
  • 来源: 省志办
  • 【字体:   打印
  • 分享到:

  为促进和规范广东省各级方志文化场馆建设,充分发挥方志文化场馆公共文化服务功能,推动省方志文化场馆建设高质量发展,广东省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我省方志文化场馆建设新形势新要求,制定了《广东省方志文化场馆建设指引(试行)》,于2023年5月31日正式印发试行。

  一、制定《广东省方志文化场馆建设指引(试行)》的依据是什么?

  《广东省方志文化场馆建设指引(试行)》是根据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和《广东省地方志工作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的。

   二、方志文化场馆包括哪些类型?

  本指引所称方志文化场馆是指除各级方志馆以外的场馆,包括但不限于方志(史志)驿站、村情(史)馆、地情体验点、方志长廊、方志文化广场、方志文化室等。

   三、方志文化场馆的功能包括哪些?

  方志文化场馆的功能包括志鉴史等地情文献查阅及咨询服务;地情展览展示、志鉴史成果展示;其他方志文化活动。

  四、方志文化场馆建设的原则是什么?

  方志文化场馆建设要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持以人为本、立足地情、突出特色、服务社会的原则,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五、各级地方志工作机构的方志文化场馆建设任务是什么?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地方志工作机构应当指导本行政区域内的方志文化场馆建设,并对符合条件的场馆予以授牌。

  定期汇总、向社会公布本行政区域内的方志文化场馆目录。

   六、方志文化场馆应当如何建设?

  地方志工作机构应当通过资源共享的方式支持方志文化场馆建设。

  方志文化场馆建设应当接受地方志工作机构的指导。

  方志文化场馆建设应当结合本地文化资源,利用村(居)民活动中心、宗祠、名人故居等设施因地制宜地开展。

  有条件的地区可在文化禀赋相对集中的区域组合建设方志文化场馆,形成立体化、复合型的方志文化场馆体系。

  方志文化场馆可根据实际设立地情文献阅览区、地情展览展示区、方志文化服务区等功能区域。

  可设计统一风格的视觉识别系统,提升方志品牌形象。

  七、方志文化场馆的人员配备和社会参与有何要求?

  方志文化场馆应当具备与其功能、规模等相适应的工作人员,鼓励和支持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参与服务。

  方志文化场馆应当推动方志文化进机关、进校园、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进军营,多渠道培养地情专业人才。

  八、年度优秀方志文化场馆推荐活动如何开展?

  全省性年度优秀方志文化场馆,由各地级以上市地方志工作机构组织推荐,经广东省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组织评定。

  各地可根据方志文化场馆数量、规模以及开办情况实际开展年度方志文化优秀场馆推荐活动。

   九、方志文化场馆不得从事哪些活动?

  方志文化场馆不得从事或者允许其他组织、个人在馆内从事危害国家安全、损害社会公共利益、违反公序良俗的活动。

  方志文化场馆的设施设备不得用于与公共文化服务无关的商业经营活动。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地方志工作机构应当加强检查,对于不符合方志文化场馆建设条件的,应当摘除其匾牌。

  点击查看:广东省方志文化场馆建设指引(试行)

  点击查看政策图解:【一图读懂】《广东省方志文化场馆建设指引(试行)》解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东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东莞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 : 4419000098
备案号:粤ICP备19114884号     粤公网安备 44190002000375号     技术支持:开普云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拼音 简体
重置
声音开关
声音开关
语速
语速
阅读方式
阅读方式
配色
配色
配色
放大
缩小
鼠标样式
十字线
大字幕
说明
更多服务
读屏专用
退出服务
导航区 (1) ALT+1
视窗区 (9) ALT+2
交互区 ALT+4
列表区 ALT+5
正文区 ALT+6
服务区 ALT+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