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中国东莞常平镇栏目”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

继续访问放弃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街镇 > 中国东莞常平镇栏目 > 政务 > 重点领域信息公开 > 食品药品安全 > 安全消费 > 消费知识和警示
常平镇食品安全预警 (2022年第2号)
  • 2022-01-29 10:26
  • 来源: 本网
  • 【字体:    打印
  • 分享到:

慎防毒蘑菇

  常平镇食药安办、常平市场监管分局提醒广大市民:不随意采集、买卖、食用野生蘑菇,以防误食毒蘑菇中毒。

  毒蘑菇又叫毒蕈,据有关资料显示,在我国约有100多种,其中含剧毒能对人致死的有10多种,常见毒性强的有褐鳞小伞、肉褐鳞小伞、白毒伞、鳞柄白毒伞、毒伞、残托斑毒伞、毒粉褶蕈、秋生盔孢伞、包脚黑褶伞、鹿花菌等。由于毒蘑菇与食用菇外形相似,紧靠肉眼和根据形态、气味、颜色等外貌特征难以辨别,极易误食而引起中毒。毒蘑菇毒性非常强,中毒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误食后可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以及精神亢奋、精神抑制、精神错乱、幻觉等精神症状,严重的可出现溶血、肝脏和肾脏损伤等严重症状。目前对有毒蘑菇中毒尚无特效疗法,且中毒症状严重,发病急,死亡率高。

  为预防毒蘑菇中毒,广大市民要注意以下几点:不要轻信民间或网传的一些没有科学依据的毒蘑菇鉴别方法;不要轻易采食野生蘑菇或来源不明的蘑菇;对于市场上售卖的野生蘑菇,也不能放松警惕,尤其是没吃过或不认识的野生蘑菇,不要轻易食用;禁止集体聚餐、餐饮服务、民俗旅游等单位自采、加工、食用野生蘑菇,确保公众饮食消费安全。

  如有市民食用蘑菇后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伴头晕、头痛、四肢乏力等症状,则应立即自我急救:1.立即呼叫救护车赶往现场;2.要立刻进行催吐,可先让误食者服用大量温盐水,5-10ml一次,然后用手指(最好用布包着指头)刺激咽部,促使呕吐,以减少毒素的吸收;3.孕妇慎用催吐;4.如果中毒者出现昏迷,则不宜进行人为催吐,否则容易引起窒息;5.加盖毛毯保温;6.凡同食用过同样蘑菇者,无论是否发病,同样需立即到医院进行检查;7.食用过的剩余蘑菇,应留存以供检验,查明中毒原因。

  警惕中毒假愈期部分病人经治疗后,急性胃肠炎症状逐步缓解甚至消失,给人以病愈的感觉,其实此时毒素正在通过血液进入肝脏等内脏器官,侵害了实质脏器,会在1~2天后病情迅速恶化,累及肝、肾、心、脑等脏器,以肝脏损害最为严重。所以,在中毒初期症状缓解时,仍应留在医院积极接受治疗,观察一段时间,确保病情稳定好转再出院。

常平镇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

东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常平分局

2022年1月29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东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东莞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 : 4419000098
备案号:粤ICP备19114884号       粤公网安备 44190002000375号       技术支持:开普云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