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7日,中国共产党常平镇第十五届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召开。镇党委书记吴润玲向大会作题为《鼓足斗志干劲 凝聚前行力量 全力开创新阶段常平高质量发展新局面》的工作报告,动员全镇上下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实、重点攻坚,以更加厚实的硬实力增创常平高质量发展新优势,推动常平再创东莞东部中心新辉煌,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东莞实践中作出新的更大贡献。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李中文主持会议。
报告提出,2025年常平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保持社会和谐稳定,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全力开创新阶段常平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会议还审议了2024年度镇委工作报告、镇纪委工作报告,表决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常平镇第十五届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代表提案汇总》《中国共产党常平镇第十五届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决议(草案)》。
回顾2024年:
“投资年”成效明显,“工改工”势头强劲,“百千万工程”全面突破
过去一年,常平坚持系统谋划、创新突破,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平稳、稳中有进、进中向好。“投资年”成效明显,10宗市属重大项目竣工投产,数量为历年之最。“工改工”势头强劲,5宗总面积420亩的改造项目加速推进,是过去四年全镇获批改造面积的1.3倍。“百千万工程”全面突破,城乡面貌展现新颜。“香港城”项目回迁安置地块成功出让,成为全市首个以安置房回购模式实施的城中村改造项目。“斯诺克”IP破圈出彩,民俗旅游、啤酒美食、文旅盛宴引来八方游客。圆满完成环莞快速三期、常虎高速改扩建、公常路改造等重点工程征拆任务。地区生产总值连续多年排名全市第七,获评市“优秀招商镇”,交出了一份实干担当的成绩单。
其中,稳工业、强产业、助企业,经济发展实现量质齐升。规上工业保持正增长,市场主体突破8万家。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59家,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家、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2家。搭建“常平海关—深圳新桥”跨城无人机物流航线。签约亿元以上产业项目10宗,储备重点项目超30宗。推动乔锋智能成功上市,深鹏科技成功入选“2024年先进计算赋能新质生产力典型应用案例”。
抓投资、拓空间、促改革,发展内生动力有效增强。新动工重大项目建设4宗,超额完成市任务。谋划未来五年专项债券投资重点项目,6个债券项目获批,发债金额同比增长25%。“香港城”项目招商对接超30家央国企、行业龙头企业,启动常平站升级改造工程。形成“工改工”“4+28”总台帐,明确未来五年完成5000亩的连片改造片区。全年“工改工”拆除土地358.9亩,产业动工项目191.7亩。
促增收、提品质、塑典型,“百千万工程”落地见效。坚持全域谋划和“一村一策”并举,实现农村集体总资产同比增长8.2%。桥梓获评省级“美丽庭院”特色村。完成187万平方米违建治理、1036栋农房微改造、7.83公里主干道“三线”整治,增加停车位超3200个。对口帮扶协作工作取得成效,常平—曲江“双向飞地”模式有效落地。
惠民生、兜底线、防风险,群众幸福安全指数不断提升。投入916万元支持45项“民生微实事”实施,点亮1458个民生“微心愿”。成功创建市儿童友好示范镇街。教育资源更加优质均衡,新增学位2925个。市东部中心医院外科综合大楼成功封顶,东莞市脊柱脊髓损伤研究所揭牌成立。常平美术馆开馆在即,音乐剧《东莞东》全国巡演,成功承办世界女子斯诺克锦标赛。全镇违法犯罪警情大幅下降34%,社会大局保持平安稳定。
严党纪、强基础、转作风,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持续巩固。认真履行管党治党主体责任,大力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强基工程,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效能进一步增强。完成新一轮党政机构改革,以高质量巡察整改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展望2025年:
抓好改革落实、重点攻坚,奋力开创常平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以更加积极进取的姿态建设好东莞东部中心
常平是东莞改革开放先行镇,有超1万家企业的制造业家底,产业升级空间广阔;有480多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以及57家省市级研发机构,创新体系形成有力支撑;公共服务配套完善,是东部教育中心、医疗中心、文化中心;还有4357亩存量土地和1.49万亩“工改工”潜力片区;加上多年的奋斗锻造了一支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干部队伍,未来大有可为。
报告提出,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定信心、真抓实干,为再创东莞东部中心新辉煌凝心聚力、聚势赋能。要深刻把握新阶段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要求,持续加强与港澳在经济、教育、科技、文化等领域的对接与合作,写好湾区建设“大文章”。要深刻把握中央、省委、市委对当前形势的准确判断,集中精力抓发展干事业。要深刻把握常平在全市改革发展大局中的责任,在稳增长上多作贡献、在夯实财政基础上持之以恒、在“工改工”上常抓不懈、在安全稳定上持续发力,以实干实绩扛起大镇使命担当。
报告提出,今年全镇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市委工作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保持社会和谐稳定,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全力开创新阶段常平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部署解读:重点抓好六大方面工作
要以更高站位布局基础设施建设,打造东莞东部战略支撑点。要推动新城市中心开发取得有效进展,聚焦产业和城市两个关键,打造新的发展轴、生态轴、景观轴。要推动重大发展平台建设取得新突破,加快推进常平火车站及东莞东火车站两大TOD综合开发项目,进一步做好“香港城”项目的招商推介,全速推进现代化产业园区建设。要推动交通互联互通取得新成效,构建“大交通”体系,畅通常平与周边镇街的联系通道,持续开展两大火车站站场升级治理工作,研究争取成为高铁始发站。
要以更实举措内培外引强产业,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坚持“产业规划+布局优化”,着重发展电气机械及设备制造、电子信息制造等重点产业集群,抢占低空经济新赛道,加快创建仓储物流运输新模式,推动纺织服装向品牌时尚产业、玩具向潮玩文创产业转型。要坚持“企业服务+培优育强”,打造全链条企业服务工作机制,为企业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要坚持“精准招商+资金支持”,聚焦主导产业和细分链条,开展“链式”靶向招商,力争全年招引亿元以上项目10宗。要坚持“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
要以更大力度推进城市更新,形成可持续的城市发展模式。要加大“拓空间”工作力度,统筹“产业、空间、运营”一体规划,力争全年完成土地收储137亩、“工改工”拆除300亩、新动工项目300亩。要持续推进“城中村”改造,打造一批小而美、小而精、小而特的城市空间,提速木棆和“土塘—九江水”城中村改造项目。要打好“节地提质”攻坚战,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行动,力争盘活利用存量土地不少于250亩。
要以更高标准实施“百千万工程”,高水平实现“三年初见成效”目标。要持续做强农村集体经济,不断完善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持续抓好城市精细化管理,以“花小钱、办大事”的理念经营好城市,建立健全圩镇风貌管控体系,推动城乡风貌一体提升。要持续深化绿美生态建设,系统推进生态保护修复和生态环境治理,让生态“高颜值”变经济“高价值”,深入打好碧水、蓝天、净土保卫战,持续实施水污染治理查漏补缺工程,纵深推进“无废城市”建设。
要以更大作为办好民生实事,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要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持续优化辖区公办教育资源配置,进一步提升医疗卫生健康服务水平,加快打造数字政府,全方位提升群众办事体验感。要织密民生兜底保障网,做大做强“民生大莞家”“双百工程”等服务品牌,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保障。要推动文体事业繁荣发展,丰富文化空间和产品供给,推进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打造以隐贤山庄为龙头的全域旅游格局,扩大“斯诺克强镇”影响力,打造村BA品牌。
要以更实作风夯实安全基础,统筹好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要抓好平安常平建设,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加强对镇村工业园、道路交通、消防等领域的安全监管和风险排查,坚决遏制较大及以上事故发生。要强化基层治理效能,发挥“1+6+N”基层社会治理体系作用,加强重点群体服务管理和心理疏导,严防发生极端案事件。要全面加强民主法治,推进法治常平建设。
此外,要牢牢把握党的领导这个根本保证,确保各项改革发展任务落到实处、见到实效。要突出抓好党的政治建设,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要持续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深入实施基层党组织建设强基工程,擦亮“星级堡垒”工作品牌,加大党组织“头雁”、干部队伍培养力度。要纵深推进正风肃纪反腐,持之以恒转作风提效能。要以正确用人导向引领干事创业导向,持续拓宽干部职业发展渠道,激发干部队伍干事创业热情,凝心聚力加强新时代党的建设,为推动常平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思想和组织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