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常平镇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召开,总结2024年工作情况,部署接下来全镇重点工作,明确将围绕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锚定“再创东莞东部中心新辉煌”奋斗目标,牢牢把握东莞东部综合枢纽、先进制造强镇、活力生态新城“三大功能定位”,鼓足斗志干劲,凝聚前行力量,全力开创新阶段常平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镇党委书记吴润玲主持大会。
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李中文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
大会审议通过了《政府工作报告》《常平镇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工作报告》《东莞市常平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审查和批准了常平镇2024年预算执行(决算)情况和2025年预算草案的报告及2025年预算,并票决出2025年常平镇人民政府民生实事项目。大会应到代表119名,实到代表113名,符合法定人数。
2024年工作回顾:迈出新步伐、绽放新精彩
2024年,常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在市委、市政府和镇委的正确领导下,团结依靠全镇人民,迎难而上、攻坚突破,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常平实践迈出新步伐、绽放新精彩,全镇地区生产总值473.18亿元,同比增长4%,总量排名全市第7,获评市“优秀招商镇”。
一年来,常平拼字当头、苦干实干,经济实力稳步增强。规上工业增加值157.01亿元,增速上升5位,创近三年最佳成绩;固定资产投资总额50.02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9.89亿元;进出口总额330.76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4.57亿元;电气机械及设备制造业规模超193亿元,新增数字化转型企业94家,首个海关查验货物低空往返运输应用场景落地;帮助1783家企业融资约54亿元,6家企业获评市级以上制造业单项冠军,乔锋智能成为常平镇第3家A股上市企业;新增市场主体超1.5万户,总量突破8万户;完成重大项目投资23.92亿元,其中新动工项目4宗、竣工投产10宗;新签约亿元以上产业项目10宗;举办83场“乐购东莞魅力常平”促消费活动,拉动消费1.6亿元。
一年来,常平强化创新、全面深化改革,发展动能加速积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增至494家,乔锋智能、鹏锦机械等企业获评“2024年度广东省博士工作站”;“香港城”项目北回迁安置地块成功出让,顺利完成环莞快速三期、常虎高速改扩建、公常路改造等工程征拆任务;5宗总面积420亩的改造项目加速推进,是过去四年全镇获批改造面积的1.3倍;完成“工改工”拆除硬任务349.85亩,排名全市第9;高效推动“土塘—九江水”现代化产业园建设。
一年来,常平全域统筹、内外兼修,“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高标准编制“百千万工程”建设提升规划;桥梓、横江厦村成功入选省第二批典型村培育名单;全镇村组两级总资产达95.27亿元,连续四年保持5%以上增长;创新建立一线大巡查机制,完成农房微改造1036间,20个农贸市场提档升级;新增停车位3335个;新增“四小园”50个、口袋公园5个,桥梓村被认定为省“美丽庭院”特色村,朗洲村获评省文旅特色村;新增曲江飞地营销中心2家、乡村振兴车间3个。
一年来,常平用心用情、办好实事,民生福祉可感可及。民生领域财政支出占比达68%,十件民生实事基本完成;发放各类补助超3100万元;实施“民生微实事”项目45个,实现“民生微心愿”1458宗;新建儿童友好公园4个;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1074套;新增公办学位2205个、普惠性幼儿学位720个;市东部中心医院外科综合大楼正式封顶;新增2个城市阅读驿站、2个“城中村”文化示范点;音乐剧《东莞东》全国巡演,成功举办常平戏剧月、啤酒嘉年华、游旱木龙等特色文旅活动;成功承办世界女子斯诺克锦标赛;常平男篮夺得首届全国全民健身大赛冠军。
一年来,常平多元共治、守牢底线,社会大局平安稳定。违法犯罪警情数、刑事立案数分别下降33.9%、13.2%;成功化解纠纷超3000宗;生产安全事故宗数和亡人数分别下降50%、25%;深入开展畅通消防生命通道专项行动,完成103栋自建房隐患整治销号。
一年来,常平严格作风、提升效能,自身建设全面加强。政务服务业务办事效率提升20%,高效办理12345热线工单超2.6万宗;开展涉企“综合查一次”168家次;深入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坚决落实市委巡察问题整改。
展望2025年:全力开创新阶段常平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报告提出,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市委决策部署和镇委工作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不断提高群众生活水平,保持社会和谐稳定,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为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
2025年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5%左右;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进出口总额增长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66%;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GDP增长同步。
基于此,常平将重点抓好以下六方面工作:
一是坚定不移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大力开展“人工智能+”行动,加速AI赋能新型工业化;打造一批产业链协同创新项目,持续壮大支柱产业集群,孵化一批新锐品牌、国潮品牌和网红爆品,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力争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0家,新增“小升规”48家、数字化转型企业24家;加强“产业研究+精准招商”,力争全年完成亿元以上产业项目协议固投超46亿元,招引亿元以上产业项目超10宗;帮助企业拓展海外市场。
二是坚定不移扩大有效需求,持续释放消费投资潜力。推动三大商圈提档升级,大力发展首店经济、首发经济、潮流经济,全方位推动“留一晚”活动;推动6宗重大项目动工建设、8宗重大项目竣工投产;推动新城片区开发,打造高品质现代化产业新城;加快推进常平站、东莞东站升级改造,争取成为高铁始发站;打造不少于24万平方米的优质产业空间,全速推进现代化产业园区建设。
三是坚定不移实施“百千万工程”,统筹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力争全镇村组集体总资产突破100亿元;着力加快236个村级项目建设,新增路外公共停车位不少于1200个;推进绿美常平建设,完成林分优化500亩、新造林抚育1500亩。
四是坚定不移增进民生福祉,不断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新期待。办好十件民生实事,做优做强“民生大莞家”品牌,全年实现不少于800个“民生微心愿”,新增1家普惠性托育服务机构、公办学位1300个,推动21所幼儿园开设托班学位525个,筹集保障性住房530套;加快市东部中心医院项目建设,加快工人文化宫、美术馆建设,持续办好旱木龙游会、会景巡游等特色活动,全力打造“斯诺克强镇”。
五是坚定不移守牢发展底线,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常平。重点围绕交通运输、燃气消防、建设工程、镇村工业园和危险化学品等领域,加强安全监管和风险排查,坚决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加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
六是坚定不移加强自身建设,全力打造人民满意的高效服务型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