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泥塘村(以下简称我村)坐落于东莞东部中心区的常平镇中心东南约7公里处,与本镇的白石岗村、横江厦村、田尾村接壤,并与桥头镇的禾坑村、田头角村毗邻,我村由于远离镇中心区,偏偶一方,全村没有镇级以上主干道路贯通,交通不太便利。
一、基本情况
我村总辖区面积为0.92平方公里,现有村民282户,分为6个村民小组。总人数为905人,股东总人数为910人,低保户:8户(其中孤寡老人3人),低保边缘户:23户共98人。黄泥塘村“两委”干部5人,党员47人,其中本地党员44人,“两新”组织党员3人,共组建“两新”组织党支部1个。
由于受地理位置及辖区面积的影响,我村经济收入基数小,经济发展明显滞后于其他经济社区。我村现有物业面积14973平方米,均已全部出租。全村共有各类工商业企业约70多间。主要以五金制造业为主,分布在工业路、幸福路及工业区等地段。
二、经济发展情况
我村本年经营总收入226万元,同比去年减少1.7%,主要是厂房出租、企业协作服务款、土地使用补偿款,另外东部工业园投资收益24万元。总费用149万元,同比去年减少4.5%,主要支出方面是固定资产折旧、单位借款利息以及工作人员报酬。其次,本年公益福利支出202万元,同比去年217万元,减少6.9%。主要增加方面是:1、环卫经费支出减少6万元(村环境治理工作),2、教育经费支出减少3万元,3、医保社保费用支出增加5万元(增加支出集体负担养老保险部分)。本年同比去年经济发展变化不大,部分刚性支出有所增加。
三、宜居社区建设情况
我村由市镇扶持兴建的宜居社区“美丽幸福村居”试点项目,已于去年12月份完成综合验收工作。该项目的建成,效果是显著的:村容村貌的改善、游客的增加、村民生活质量的提高。目前,项目生态园内的几方鱼塘及一块土地已成功招商,正打造特色休闲生态旅游区。以及,作为宜居社区补助及配套项目,镇帮扶建设工业路及新兴路改造升级建设工程,总投资约1500万元,已完成并成功验收。
另外,据部分村民及游客反映,仍有部分基础设施不完善,一些内巷未进行硬底化,存在“脏、乱、差”现象。为更好地实现前期《美丽幸福村居建设行动计划》的旅游定位,彻底改善村容环境,配合开展创文创卫工作,深度开发旅游项目。因此,我村经走访整理出需改造的工程项目,总造价约48万元。我村现申请将上述追加工程纳入镇宜居项目工程,工程正在施工中。
四、开展精神文明建设
1、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学习工作,在显眼地方,如村宣传栏、生态园、大路边等位置设立公益广告牌,自开展行动以来共新增70块,增加面积达80平方米。此外,还充分利用QQ、微信群等电子渠道进行多方位的宣传。
2、加强环境卫生整治力度。自百日行动工作以来,我村共清理卫生死角121处,清理垃圾点98处,拆除违规建筑113处、违规广告牌92块、专人每日清理牛皮癣、与各类人员签约“门前三包”100户。
五、黄泥塘驻点情况
2017年开展驻点联系群众活动以来,驻点团队在认真做好走访群众、定点接待、开展“广场服务日”、建立台账等“规定动作”的同时,开展深化行动,根据驻点团队成员的特点分工负责关爱孤寡老人、关爱困难家庭、关爱问题青年、加强治安督导、维稳调解、建立户情档案、开展“共建共驻”等专项工作,每项专项工作指定专人负责,明确责任到人。截至目前,驻点团队共走访村民277户、外来人员1235人、走访企业、个体工商户共119家、慰问困难老党员、困难家庭19人、专题研究会议2次,收集意见建议2条,为群众解决问题2件,有效解决了一大批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在联系服务群众中赢得了民心,树立了干部联系服务群众的良好形象。
我村全体人员将不断励精图治,狠抓机遇,充份利用各项优惠扶持政策,积极协助、加快企业转型升级,在加快经济建设的同时,兼顾公共服务配套建设,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调整生产经营模式,向第三产业转型,全面改变黄泥塘后进村面貌,努力建造一个宜工宜商宜居的黄泥塘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