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沿革
早在宋朝初期,大沥村就有人类在此聚居生息。南宋末年其余各村落也先后有村民从南雄珠玑巷迁此安居,于元、明、清三代又有小部分村落相继出现。
清道光(1821年)以前,常平镇境内先后出现一些小圩市,其后由于河道变迁以及社会环境变化,特别是广九铁路建成并设立常平站(今东莞站)之后,除常平圩日趋繁荣外,其余各圩相继衰落。
新中国成立之前,常平圩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常平古圩——广裕圩——常平新圩。常平圩原是寒溪水畔一片荒滩,因水运便利,商业和手工业等在此发展,形成常平古圩。其后为与常平古圩抗衡,在其东端又建广裕圩,因广裕圩辖地广阔,人口众多,水运便利,发展较常平古圩为快。之后,常平圩为求竞争,又建常平新圩。后来,人们把连成一体的常平古圩和常平新圩统称为常平下圩,而广裕圩则称为常平上圩。新中国成立后,常平圩与广裕圩合并为常平圩(曾先后两次称常平镇),并为历届政府机构驻地。1987年,常平撤区建镇,常平圩被划分为居民管理区和下圩管理区。
【历史沿革大事记】
宋初(太平兴国年间,即977年—984年),南雄利隽卿到大沥建村,是常平地区立村之最早者。
南宋后期(约1265-1278年),我镇部分村落始祖先后从南雄珠玑巷或其他地方到本镇各地立村,从此本镇村落已初具现今之格局。
清顺治年间(1644年),常平境内乡村归京山司管辖。
道光年间(1821-1865),常平古圩建立。
1950年8月5日,区乡调整,常平圩为全县唯一的区辖镇,常平境内的村庄基本属一区的常平乡和广裕乡管辖。
1953年春,全县将原来的九个区划分十五个区,常平区划为第五区,共辖区21个乡。
1954年6月30日,五区常平改为乡级镇。
1954年7月1日,县内区乡建制又变化,常平圩改为乡级镇。五区原所属的21个乡缩为十七个乡镇。
1955年9月,第五区改称为“常平区”。
1957年12月,全县撤区设乡,成立三十七个大乡,常平区解体,原小乡合并为常平、土塘、横沥、东坑四个大乡。
1958年3月,土塘大乡并入常平大乡,常平境内的村庄基本为常平大乡所辖。
1958年10月,全县废除大乡制,建立人民公社制,当时常平、横沥、桥头、东坑四个大乡合并成立常平人民公社。
1959年,桥头、横沥地区划出常平公社。
1983年11月,撤销常平公社,成立常平区公所。原公社所辖的各生产大队亦同时撤销,改称乡人民政府。
1987年4月,常平撤区建镇。常平区公所解体,成立常平镇人民政府。原区管所辖下的24个乡也撤销,分别建立31个管理区(另外一个居民管理区)。
2024年8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