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示:您已进入导航区1,本区域含有7个链接,按下Tab键浏览信息
-
2020-03-06 14:55:56 -
来源: 本网 -
【字体: 大 中 小】 打印 -
分享到:
提示:您已离开导航区1
一名机关党员的一线抗“疫”日记 市贸促会 王进 2020年2月17日 星期一 晴 今天接过同事手中的“枪”,开始到防疫一线继续战斗。帽子,口罩,手套,护目镜,全副武装的我们,协助社区给居民发放“通行证”,给进入小区的人测量体温,在小区内张贴宣传单。简单重复的动作背后,折射出基层社区工作人员的不易,和居民小组长走在路上,都不时有人拦着要问这办那;也有面对极个别的群众“给我们量体温,你们自己怎么不量”时的些许愤慨;更有连姓名都还没来得及问的青年志愿者“如果人人都怕死,都不敢担当,那我们的国家怎么办?”那简单朴实话语的深深感动!战“疫”面前,我们每一个人其实都不可能置之度外。我们要做的能做的,就是把自己的事做好,每一个我如若都安好,那我们的家,我们的国不也就安好了吗? 前往石龙镇中山西社区报到 在中山西社区木场街居民小组为居民办理临时通行证 2020年2月18日 星期二 阴 防疫一线第二天,一早参加完社区召开的视频会议,就又开始发“临时通行证”,有两位85岁高龄的老人,颤颤巍巍的来了,我们赶紧跑到门外,以最短的时间为他们办好了证…开着社区的巡逻车,和专职安全员一起查看企业复产复工、安全生产情况…和社区的党员干部、社工、志愿者一起,将暖心的防疫凉茶,送到环卫工人和检查点志愿者手上…大家穿梭在大街小巷,逆行在街头巷尾,用身躯坚守着工作岗位,用脚步丈量着抗疫战场,用双手贡献着个人力量,在疫情面前,都闪烁着最耀眼的光芒!!! 为行动不便的两位85岁以上的老人出门办理“通行证" 开展“暖心守护”防疫凉茶派发活动 为过往居民群众进行测量体温,检查通行证 到工厂检查复工复产,消防,安全生产情况 2020年2月19日 星期三 晴 早上起来,凭着前两天走街穿巷的记忆,二十多公里的路,没有用导航就准时到了社区。今天为7个居民小组的工作人员,社区警务室的民警、辅警,环卫工人送上精心熬制的防疫凉茶。还给1户计生特殊家庭送了防疫凉茶和“暖心包”。老旧的房子,狭窄的小巷,还真转得有点头晕。在配送过程中,碰到社区的领导在为两户人家做居家隔离,开始还以为他们穿的是防护服,后面才知道只不过是雨衣。书记说,他年初一值班时,已经未雨绸缪,提前买了2000个口罩和一批物资,但还是没有想到疫情会这么凶猛,所以防护服对他们来说也是紧缺的,但他们在防控第一线,没有防护服也得上!!!然后我突然明白了,交给我们的都是很轻松的事,而最危险的任务,他们留给了自己…… 和社区人员一起送防疫凉茶 给企业送防疫凉茶 给警务室民警、辅警送防疫凉茶 为计生困难户送“爱心包”和防疫凉茶 2020年2月20日 星期四 晴 昨晚写完抗疫日记后,就想着应该为社区做点什么,朋友圈和抖音上也有好友推荐一些防护产品的。今早镇领导来社区检查指导,看到他以个人名义送来一批防护品后,我脑中就有了主意,利用为计生家庭送“暖心包”和到企业了解复工复产情况的间隙,和同事一路“窃窃私语”,告诉她我的想法,结果她说她昨天看到那一幕后也是感同身受,也想到了这个问题。我们可谓不谋而合,心往一处想了,那就二话不说,劲往一处使吧,立马捐赠了10套防护服给社区,以解其“燃眉之急”,也算是我们一点小小的心意。希望他们在“冲锋陷阵”的时候能用得上,至少比穿雨衣好一点吧;当然,更希望他们一直都用不上…… 和石龙镇委委员、纪委书记周明贵交流工作 到企业了解复工复产情况 为3户计生特殊家庭送上“暖心包” 为社区捐赠10套防护服 2020年2月21日 星期五 晴 抗疫第五天,深入到百花南、中山西2个居民小组,走街串巷,走访30多家商铺,30多户居民,5户出租屋,3间企业,2家宗教场所,1间学校,了解他们“莞e申报”、复工复产等事宜,还上门了解3户居家隔离的情况。说实话,还真有点累。但这只是社区每天完成的工作中,很少的一部分,书记发给我看的每日工作统计,至少都有十大项以上,实际上从过年到现在,他们闻“疫”而动,火速集结,放弃休假,坚守岗位。白加黑、“5+2”是工作常态。保卫员、统计员、宣传员、服务员、跑腿员、调解员,无所不包,无所不能。遇到不理解的群众,甚至成了“出气筒”、“受气包”。就我们在社区的这几天来看,网格化管理、地毯式排查、全民性动员、全域性防控、全方位宣传,这些词汇的背后,是他们用一步步脚印、一个个电话、一条条信息、一次次微信、一张张图册,每条街道、每个小区、每栋楼房、每户居民、每个企业、每间商铺的“零距离”的“无缝对接”而来的!!!他们本来是一群平凡普通的人,却在这次战“疫”中,用一己之躯,造就了伟大的自己!!! 上门了解3户居家隔离的情况 协助中山西居民小组走访了3条街道 2020年2月22日 星期六 晴 抗疫第六日。战“疫”不结束,我们不休息。又是阳光灿烂的一天,上午我们贸促会的领队张雪娴副会长,也给社区捐赠了10套防护服。前晚看了我写的抗“疫”日记,她马上就告诉我,她也要捐赠防护品,原本是昨天就送过来的,因为她每天也在火车站定岗值守,今天和同事换了班,才有空过来的。看到社区干部们满脸的微笑,我也感到很欣慰。其实我们是向社区学习的,他们精心熬制的防疫凉茶,虽然有点苦味,但喝下去,心里却是甜的。他们送出的“暖心包”,不仅有日常生活物资,更有口罩、消毒水等防护用品,以至于那些受领的群众,即使知道疫情期间,最好不要握手,但还是情不自禁地紧紧地握着我们的手,异口同声的说,感谢党,感谢政府,感谢社区!!!想起昨天走街串巷、进组入户时,与一个之前我们送过“暖心包”的小女孩“偶遇”时,她大声的向我们挥手示意,即使隔着口罩,也能感觉到她真诚、灿烂的笑容,那一刻就会觉得,我们的工作是有意义的!!! 上午,张雪娴副会长到中山西社区检查了解工作情况,并捐赠了10套防护服 下午,陪同我会领队张雪娴副会长参加市第二批抗疫队驻石龙组组长陈慧贞主持召开的抗疫工作会议 陪同张雪娴副会长及驻村党员与石龙中山西社区领导班子座谈,研讨全力协助疫情抗击工作 张雪娴副会长大部分时间和同事一起在石龙火车站为过往旅客监测体温,严把疫情防控关口 2020年2月23日 星期日 晴 抗疫第七天。一个星期很快就过去了,通过七天的工作,我发现,社区充分发扬了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比如前几天有一天晚上六点多,有一家人,不知怎么“过五关斩六将”,躲过重重“关卡”,从湖北回到了社区家中,但社区却马上就知道了。原来这一家人是因为户口已迁到社区,所以身份证上显示的地址就是东莞,而且车牌号码也是粤S的,所以一路畅通。但周围的群众是很警觉的,一发现他们的踪迹,就立马报告给社区了,社区马上行动,迅速采取了隔离措施。这只是他们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开展工作的一个缩影。其实对于被隔离的群众,他们也丝毫不敢松懈,每天都“一了解”、“二记录”、“三关心”,即每天了解一次情况,每天测量两次体温,每天关心身体状况、生活需求、思想状态。对隔离户的左邻右舍,除了做好解释之外,也是安排保洁员每天两次消毒,以消除不安情绪。而且更值得表扬的是,在居家隔离户的大门口,贴上“福”字的封条,也体现了一种人文关怀。 参加社区组织的“莞e申报”工作培训班学习 为各居民小组工作人员派送凉茶 2020年2月24日 星期一 阴 抗疫第八天。新的一周开始了,说点新鲜事吧。据介绍,2018年8月,社区开发了独具特色的“微友邻”自治共治平台,建立以居民小组+街道+楼栋为单位的微信群,通过一年多的实践,初步形成了“意见收集一线上商讨一线下落实”的“空中协商模式”,成为社区最集中的线上互动平台。尤其是在这次抗疫斗争中,为了尽量减少面对面接触,从2月6日开始,社区在平台推出“众志成城、共同抗疫”板块,发布各类信息1000多条,居民足不出户就能及时收到疫情权威信息,消除恐慌心理,也可以实时上传防疫情况,降低感染风险;各种社情民意收集也很畅通,因此进入平台的居民由年前的4000户一下子增至5161户。更有居民在“微友邻”平台了解到防护物资短缺后,2月8日开始,就有人开始捐赠了,到今天为止,社区已收到10多次居民自发的爱心物资捐赠。还有包括19名党员在内的多名志愿者主动申请加入社区防控队伍。书记说,“微友邻”平台节省了人力物力成本,畅通了信息收集渠道,加强了邻里沟通交流,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证明当初创建这个项目是正确的。基层社区直面广大人民群众,借助科技的力量,插上信息的翅膀,各项工作必将更上一层楼!!! 为环卫工人送糖水 2020年2月25日 星期二 晴 抗疫第九天。上午参加社区党工委抗疫暖心主题党日活动,给居民发放防疫凉茶。下到社区以后,这样的活动已经参加好几次了,我能感觉到他们对于普通老百姓的关心关爱,是发自内心的。今天就说说社区的党员干部吧,书记姓陈,带着一副眼镜,秀气文静的外表下透着睿智,他在社区已经工作21年了,疫情发生后,他一直坚守阵地,主持召开会议,在研究组建为隔离户服务的“入户小分队”人选时,他斩钉截铁的说,我第一个上!!!抗疫期间,无论什么时候,只要是有隔离的,或是解除隔离的,他都是带头冲在最前面!!!社区“微友邻”平台以及“疫情防控智能门磁系统”等创新性的工作,也是他率先提议开展的。过年以来,他没有休息过一天,每天都是深夜最后一个离开社区的。我觉得他那么多年,每天面对那么多婆婆妈妈的事情,还能保持既低头走路,又抬头看天的状态,实属难得……还有列副主任,也是巾帼不让须眉,“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就是她名副其实的写照!在接到疫情防疫工作后,虽然小女儿住院,但她只是委托家里的老人照顾,就匆匆与社区工作人员一同走访、宣传、排查。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坚守岗位,一天到晚,风风火火,却又有条不紊的开展工作,甚至还参加“入户小分队”去做最危险的工作。殊不知,她的爱人在外镇的公安分局,也是负责高速出口防控一线,从年初二到现在,已经一个月没回家了……还有邓副书记,家中有两个小孩,爱人在市人民医院工作,也是疫情防控救治党员突击队和新型冠状病毒应急预备队队员……还有更多我不认识的工作人员,在居民区检查点是通宵值守……正是在这样的党员,这样的干部的感召和引领下,抗疫期间,已经有12人先后提交了入党申请书,因为他们看到了,党旗,就在他们的身边高高飘扬!!! 参加社区组织的抗疫暖心主题党日活动 帮助社区分拣慰问品 2020年2月26日 星期三 晴 抗疫第十天。下午我们去到超市给隔离户买生活用品,然后再送到隔离户门口,我发现,隔离户门上安装了一个白色的“门铃”,居民小组的人介绍,这可不是普通的门铃,而是他们利用物联网技术,在全镇率先推出的“疫情防控智能门磁系统”一集开门提示、触发警告、远程监测为一体;通过干电池供电,无需布线;在设防状态下,一旦擅自开门,将自动在后台形成一键告警,并通过短信或语音实时推送到工作人员手机上。采用3M胶粘贴方式,可以重复利用,当居家隔离人员结束14天隔离观察期后,还可以应用到下一户;而且价格也不是很贵。这样就在“无人”状态下实现24小时有效监管,大大减轻了工作负担。社区书记说,他也是在抗疫过程中,经常想着怎么解决人少事多的问题,有一天了解到相关信息后,就立马联系,马上安装到1家隔离户,效果还不错。昨天下午,社区对2家隔离户也安装了该系统。其它村(社区)的干部听说后,也纷纷表示要采用该系统。实践出真知,实践出想法,基层繁琐细屑的事情,也是需要与时俱进、“脑洞大开”的!!! 和石龙镇钟淦波副镇长一起为居民小组工作人员和环卫工人赠送慰问品 和石龙镇钟淦波副镇长一起为居民小组工作人员和环卫工人赠送慰问品 和石龙镇钟淦波副镇长一起为居民小组工作人员和环卫工人赠送慰问品 和石龙镇钟淦波副镇长一起到宗教场所察看防疫工作 2020年2月27日 星期四 晴 到社区抗疫11天了,对社区的情况也有所了解。中山西社区现有居民6158户,户籍人口2.1万多人,工作人员44人,平均每人要对接超过500位居民,超过了全国人均对接约350位居民的平均数。但从书记到居民小组的普通工作人员,他们既不是公务员,也没有事业编制,只是“合同工”。即使是在石龙这样的地方,一般工作人员的待遇,扣除五险一金后,每月也就3000多元;年人均办公经费也没有超过五位数。而且社区没有物业、没有企业,也就没有其他收入,全靠财政拨款。可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社区其实就相当于一个小政府,他们干的活、受的累、担的责,与他们的待遇是不相称的。可以说,所有居民的吃喝拉撒、衣食住行、生老病死,他们都得“管”。抗疫至今,他们44人依靠群众、发动群众,已排查了13398户,39192人。其它的复工复产、安全生产、党风廉政、综治维稳、交通消防、民族宗教、环境卫生、计划生育、社保低保、社区矫正、食品药品、退役军人、党代表、老年人、残疾人等等工作,也是一个不少。很多“一岗双责”、“一票否决”的工作标准,也是一个不落的套在他们头上的。他们也没有执法权,很多工作的开展,就只能靠一双手、一张嘴、两条腿去推动。我在一个居民小组的墙上看到,每季度、每月、每半月、每周要收集上报的各种材料表格和处理的工作任务,写满了整整一黑板。当我问书记(他同时兼任居委会主任),这么多工作,这么累,是怎么坚持下来的?他说没有别的,如果是因为待遇,肯定还有更好的选择,但是老书记把“接力棒”交到他手上,他就只能选择坚守。朴实的话语,既表明了他乐于奉献的精神,但也代表着这个群体的些许无奈!我想,在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的今天,能不能从顶层设计上做出一点安排呢?比如招考公务员的时候,能不能专门拿出一部分编制,选拔优秀基层社区工作者呢?即使没有公务员编制,能不能拿出一部分事业编制来解决呢?等等等等,不一而足,仅是一点个人想法。不断提高社区工作者的归属感,荣誉感,对于国家的长治久安和社会的和谐稳定,绝对是有好处的!就像抗疫工作一样,我深信,社区工作者的明天一定会更好!!! 《石龙报》上载工作情况 2020年2月28日 星期五 晴 抗疫第12天,今天老婆生日,特殊时期,一切从简。好在昨天晚上,我已经买了40朵鲜艳欲滴的玫瑰花,订好了生日蛋糕,这还得益于疫情逐渐好转才买得到呢。早上出门又发了个“大红包”给她。晚上回到家,老爸老妈做了一桌好菜,一家人其乐融融。老婆说她最大的愿望就是疫情早点结束,大家该干啥干啥,能干嘛干嘛。我知道,她开的小服装店,也受到了影响,商铺老板响应政府号召,给她减免了半个月房租。这一段时间,她还尝试着从“线下”向“线上”转型,专门请来她95年出生的年轻漂亮的表妹,给她当模特,在网上售卖,效果还不错,疫情过后,估计线上营销会成为标配。这几天上下班路上,广播里面说的大都是复工复产,包括社区所在的石龙镇,2月9日就率先推出了“暖企8条”,据说有个西湖村减租就达1000多万元。中山西社区没有企业,就对代镇管理的5家物业单位,减免了1个月租金,而且对配合抗疫工作的,核定后再减免1个月租金;社区企业年前用工111人,也已返岗78人。其实东莞对企业复工复产采取了很多帮扶措施,我们市贸促会就为38家企业免费出具“不可抗力”事实性证明70份,涉及合同金额3.37多亿人民币。上下班路上,会看到有接送农民工返岗的专车,甚至还有一趟本不经停东莞的火车,通过协调改在东莞停车,成为农民工专列。包括今天,社区给残疾人免费发放口罩,给单亲家庭赠送慰问品,这些都充分体现了东莞的“温度”!灾难面前,只有全社会同舟共济、齐心协力,才能共克时艰、共渡难关!!! 中山西社区组为残疾人发放免费口罩 中山西社区组为单亲家庭送慰问品 2020年2月29日 星期六 晴 抗疫第13天。在家“闭关”了一个多月后,小“神兽”迎来了他期盼已久的十岁生日。早上给他打了个“大红包”,晚上回家,一家人延续昨天的快乐,开开心心的为他祝福生日。我们逗他,说你收了“红包”后怎么处理呢?他想了一会儿,很认真的对我们说,他要把收到的“礼金”全部捐给抗疫工作。我们再问他,你确定吗?他毫不犹豫的说,确定!!!我们又问他为什么?他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抗击疫情儿童有责!!!听到他的“豪言壮语”,我们都愣在那儿了,因为昨天晚上,他还嚷嚷着要买玩具。趁我们还没反应过来,他又说,这两个星期,老爸每天早出晚归,穿着“红马甲”投身到抗疫一线,他虽然没上学,但老师在班级群里也说了很多疫情知识,还要画抗疫手抄报,写抗疫的作文。所以他经过认真考虑,做出了这个决定!!!然后我也想起来,每天晚上回家,我会把一天抗疫工作中,印象深刻的事情讲给他听,尤其是医务人员、军人、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环卫工人等,还有一些困难群众的事;包括老家的亲戚为武汉捐赠了10吨白菜,50袋米,20桶油,800个口罩的事迹。我每天写的抗疫日记,也要他朗读一遍。前两天还给他讲了,他们东华高二一学霸师姐,为抗疫捐出3000元奖学金的善举。翻阅他的日记时也发现,他写道“我毫不犹豫地为抗疫一线人员捐出我所有的家当,虽然这是我所有家当,但就是砸锅卖铁,我也要为中华民族出一份自己的力量!”。想不到这小子还真有想法!看来平时对他的教育还起了点作用,我们都感到很欣慰。这个足不出户的悠长的假期,这个全民抗疫的不一样的春天,这个特殊的十岁生日,必定会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记!!!这个时代缺的不是完美的人,缺的是从自己心底给出的,真心、正义、无畏和同情!!!我希望他能成为那样的人!!! 开展“关爱守护家庭,助力疫情防控”活动 走访辖区内的困境儿童 2020年3月1日 星期天 晴 抗疫第14天。按市里统一安排,今天是我们第二批工作的最后一天。14天来,我们在中山西这个旧房子多、老年人多、残疾人多、低保户多、小街小巷多,新房子少、工厂企业少、流动人口少、工作人员少、宽敞马路少的“五多五少”0.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和社区工作者一起,在一条条街道、一步步台阶、一户户居民家中,体会酸甜苦辣、品味社会百态、感知人间冷暖!!!凭着18年军旅生涯培养的韧劲和血性,工作之余,我以社区公众号文章为基础,坚持写“抗疫日记”。每天在朋友圈发布,尤其是前两天,刚好老婆小孩连着过生日,我把他们也写进了日记里。全国各地的领导、战友、同学、朋友、同事,送我点赞、为我祝福、给我评论。市贸促会将我的日记专门制作成工作简报。市委党校教授评价我的写法完全不同于其他,以平民化、生活化叙事方式,可读性强,接地气,带来另一股清风。《石龙》报和“宜居石龙”公众号摘录了部分日记内容,报道市直机关第二批抗疫队的工作。和我并肩作战的同事截图转发了九篇日记。以前消防部队的战友,邀请我空余时,给指战员们讲讲一线的故事……这些都让我心存感念,并激励和鼓舞我坚持下来。当然,最主要的还是社区的工作人员,每天都精心安排工作,让我们得以在短时间内多维度、全方位、近距离的感知最基层的生活。他们既指挥得当,又冲锋在前;既集思广益,又雷厉风行;既各司其职,又团结协作;既身兼数职,又有条不紊;既脚踏实地,又充满激情!!!在社区这个社会的“毛细血管”内,用自己的辛劳、汗水和智慧,努力的做着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的事情!!!没有惊天地泣鬼神的伟大,只有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接续的重复!!!所以我感觉好像又回到了部队一样,愿意和他们一起工作,一起战斗。把自己的切身体会和点滴感受记录下来,既是用这样的方式,让自己记住,在这个全民抗疫的特殊时期,自己又像一名军人,一名战士一样,参与过、奉献过、战斗过!!!更是用这样的方式,向他们致以我这个转业军人发自内心的崇高的敬意!!! 与中山西社区组工作人员合照 市贸促会抗疫工作队第一批和第二批队员合照
![]() 主办单位: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东莞市委员会 联系方式:0769-22113241 0769-22835965 |